也正因如此,他们才不惜一次次尝试,哪怕频频出错,也不愿放弃。
后来,重庆气象局大概是觉得‘降雨’之名压力太大,连夜改名叫‘重庆天气传媒’
毕竟每次操作都能‘上热搜’,跟‘传媒’也算是沾了边!”】
“改名叫‘天气传媒’?”
刘邦愣了愣,随即哈哈大笑,“这名字改得妙!他们每次操作都能闹得人尽皆知,叫‘传媒’还真没说错!”
刘彻也点头:“知错能改,还能自嘲,这气象局倒有几分趣味,比那些犯错还嘴硬的强多了。”
朱元璋看着画面里卷叶的庄稼,语气里满是体谅:“朕当年种过地,知道旱情有多可怕,庄稼是百姓的命,他们就算频频出错,也是为了救庄稼,这份担当,值得肯定。”
【“后来,‘央妈’(中央气象局)听说了重庆的‘降雨趣事’,实在看不下去,亲自下场指导。
有了专业指导,重庆的人工降雨总算慢慢走上正轨,地里的庄稼也总算喝上了救命水。”】
“有专业之人指导,总归是好的。”
李世民点头,语气里带着几分欣慰,“知错能改,还能请人帮忙,这不是无能,是有担当。若是明知错了还硬撑,那才真的误事。”
嬴政也赞同:“做任何事,都难免出错,关键在是否愿意改正、是否愿意求助。重庆气象局做到了,这便好。”
林远看着光屏里渐渐平复笑意的古人们,补充道:“其实后来重庆不仅成功降了雨,还总结了经验,现在人工降雨技术已经很成熟了。”
“当年那些‘跑偏’的趣事,也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笑谈,背后其实是为了民生的坚持。”
“为了民生,闹点笑话也无妨。” 朱元璋最后说道,其他古人们纷纷颔首,他们或许觉得重庆的操作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