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辣评刷屏,满是惋惜与赞叹:
“17岁夹死敌将,这臂力是开了挂吧!小霸王名不虚传,东吴鼠辈的说法可以休矣!”
“19岁用玉玺换兵创业,横扫江东,这是古代版‘创业天花板’啊!”
“孙策+周瑜=江东双子星,打益州、连长江、夹曹操,这剧本也太爽了!可惜天妒英才!”
“刘备:借荆州?孙策活着我连靠近荆州的机会都没有!曹操:这小子活着,朕晚上都睡不好觉!”
“东吴不是没猛人,是猛人死得太早!孙策若在,三国可能就叫‘东吴传’了!”】
“网友说得对!”
樊哙大声道,“孙策这等猛人,要是活着,曹操刘备都得靠边站!”
“东吴哪里是鼠辈,明明是藏着顶级猛将!”
朱元璋也感慨:“少年英雄,英年早逝,最是令人惋惜!”
“孙策有勇有谋、能创能守,若能长寿,必是一统天下的有力竞争者!”
孙策望着光屏上“改变三国结局”的推测,眼中闪过一丝不甘与遗憾
随即又恢复了豪迈:“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当提枪定天下!”
“虽早逝未能完成宏图,但江东基业已立,公瑾与仲谋定会守住江东!”
“但今生我定要与曹操、刘备一决高下,看看谁才是天下真正的主人!”
孙权望着兄长的身影,郑重颔首:“吾兄放心,江东子弟定会继承你的遗志,守护好这片土地!”
“你留下的勇猛与谋略,永远是江东的精神支柱!”
光屏上,孙策的勇猛身姿与英年早逝的遗憾交织,让古人们感慨万千。
江东并非鼠辈之地,只是这位能改写历史的小霸王,终究没能熬过岁月的磋磨。
但他17岁的勇猛、19岁的创业、一统江东的壮举,早已打破“东吴鼠辈”的偏见,成为三国历史上一道耀眼却遗憾的光。
……
孙策的豪情与遗憾尚未散尽,光屏画风陡然一转,欢快的背景音乐响起
标题带着满满的调侃弹出:【科学的尽头是玄学?福建台风天开镇海楼大灯,逼得台风横着走!】
“玄学?镇海楼?”
刘邦挠了挠头,满脸好奇,“台风是啥?开个灯就能挡住??
“这比乃公当年的奇门遁甲还玄乎!”
朱元璋也眯起眼睛:“福建之地,临海多风,朕知晓沿海百姓怕台风,可开楼灯挡台风,倒是闻所未闻!”
【画面中,夜幕下的镇海楼灯火通明,如同一座矗立在城市中的灯塔,灯光璀璨整夜未熄。
解说声带着笑意响起:“台风‘格美’声势浩大扑向福建,福建网友除了做足预防措施,还特意把镇海楼的灯开得通亮
从晚上7点开到凌晨6点,比去年多开1小时,可见今年台风有多猛!”】
“就这?开个灯就能挡台风?”
樊哙瞪大了眼睛,指着光屏里的镇海楼,“这楼看着是气派,可灯光能挡狂风?俺不信!”
百姓们也议论纷纷:“是啊,台风该来还是来,开灯能有啥用?”
“怕不是封建迷信!”
【镜头切换到网友评论区,疑惑声此起彼伏,可福建网友的回复底气十足:“真理无需多言,你就看它到时候转不转就完了!”
果不其然,后续画面中,台风“格美”竟真的拐了个大弯,擦着福建沿海而过,没造成多大破坏。
解说声调侃:“本以为是封建迷信,不料硬是让台风横着走!
没台风时呼吁相信科学,台风来临时,镇海楼通宵加班‘镇台风’,这波操作,主打一个‘实用主义’!”】
“还真转了?”
刘邦猛地一拍大腿,“好家伙!这镇海楼竟有这般神力?”
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笑道:“未必是灯光真能挡台风,怕是民心所向,加上预防得当,”
“又恰逢台风路径偏移,倒让镇海楼成了‘功臣’!不过这般做法,能稳定民心,也是好事!”
【画面继续,解说声细数福建的“抗台玄学天团”:“这还不是关键!
福州有镇海楼,泉州有郑成功,莆田有妈祖,漳州有定海珠
台风来福建,简直是闯‘诸神关卡’,被逼得路都走不稳!
最委屈的当属台风‘格美’,东倒西歪绕着走,愣是没敢正面登陆!”】
“郑成功?妈祖?”
朱棣眼前一亮,“朕记得视频说过郑成功收复台湾,乃民族英雄,竟也成了‘抗台守护神’?”
“妈祖是海神,护佑沿海百姓,倒也说得通!”
朱元璋也点头:“沿海百姓敬神祈福,既是心灵寄托,也是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郑成功忠勇,妈祖仁慈,定海珠更是神话中的宝物,这般‘玄学组合’,倒也有趣!”
嬴政望着画面里的沿海风光,沉声道:“朕当年修长城抵御匈奴,是靠实打实的工事”
“福建百姓靠‘诸神’抗台,虽有玄学成分,却也藏着智慧,民心稳定,方能众志成城抵御灾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