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提议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引起了小小的波澜。几位年轻的同事明显露出了感兴趣的神色,交头接耳地讨论起来。
“游戏化运营确实是目前提升用户粘性的有效手段。”企划小林表示支持,“尤其是这种收集养成类,很容易培养用户习惯。”
“听起来是有点意思……”金一诺也若有所思,指尖轻轻点着桌面,“如果设计得精美,和我们萌宠、钻石的主题契合,倒也不是不可以。能增加用户和我们品牌的互动频率,总是好的。”
一直安静聆听的陆研新,微微蹙起了眉头。他从技术的角度提出了质疑:“增加游戏模块,意味着开发成本的显着上升,以及后期维护的持续投入。更重要的是,这可能会模糊我们小程序的核心定位。我们是一个预付定制电商平台,核心价值在于提供独特、高品质、有情感意义的实物商品和定制服务。过多的游戏元素,会不会让用户忽略了产品的本质?吸引来的,究竟是潜在消费者,还是只是游戏玩家?”
他看向小张,语气平和但切中要害:“而且,你提到的‘降级’机制,虽然能短期内提升打开率,但长期看,是否会成为一种负担,引起用户的反感?我们要的是用户因为喜爱我们的产品和理念而来,而不是被一个虚拟宠物的‘饥饿感’绑架而来。”
小张张了张嘴,想反驳,但面对陆研新冷静的分析,一时又找不到更有利的论据。
就在这时,一个沉稳甚至带着点凝重味道的声音响起了,是财务孙姐。她年纪稍长,负责工作室的账目,一向以严谨和保守着称。
“陆博说到点子上了。”孙姐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手里拿着一份简单的现金流量表,“我先不说游戏好不好,吸不吸引人。我先跟大家再重申一遍我们,尤其是启动阶段,必须死守的底线——现金流。”
她的话语如同给有些发热的讨论注入了一剂清醒剂:“我们不是烧钱换流量的互联网大厂,我们是一个初创的工作室,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开发游戏模块,需要钱;后期维护更新,需要钱;为了支撑可能带来的流量,服务器扩容也需要钱。这些都不是小数目。”
孙姐的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金一诺和陆研新脸上:“我坚持我们最初定下的,也是我认为最稳妥的模式——预售定制。用户看中设计,支付定金或全款,我们根据订单组织材料、投入生产。这样,没有库存压力,资金周转明确。也许走得慢,像蜗牛,但每一步都踏实,现金流不断,我们就还有希望,还能活下去,还能慢慢积累口碑。”
她的语气斩钉截铁:“如果为了追求所谓的粘性和流量,盲目投入,导致现金流断裂,那直接就是over,游戏结束。到时候,再好的创意,再多的用户,都是空中楼阁。”
会议室内陷入了一片短暂的沉默。孙姐的话虽然直接,甚至有些刺耳,却是不容忽视的现实。元宝趴在地上,耳朵动了动,似乎也能感受到这瞬间凝重的气氛。它抬头看了看面色严肃的孙姐,又看了看陷入沉思的金一诺和陆研新,喉咙里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轻哼,仿佛在认同这种稳健的策略。
金一诺深吸了一口气,作为主理人,她需要在创意、市场和残酷的现实之间找到平衡点。
“孙姐的提醒非常及时,也非常重要。”她率先开口,语气沉稳,“现金流是我们的生命线,这一点绝不能动摇。预售定制模式,是我们立足的根本,必须坚持。”
她话锋一转,又看向小张和小林:“但同时,小林的心理测试建议,和小张提出的增加用户互动黏性的思路,也很有价值。我们不能因为保守就完全拒绝新的尝试。”
她双手交叉放在桌上,目光变得锐利而清晰:“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做一个整合与取舍?”
“第一,”她竖起一根手指,“核心定位不动摇。一诺金选,首先是一个高品质、重设计、讲信用的预付定制电商小程序。所有功能设计,必须服务于这个核心,不能本末倒置。”
“第二,”她又竖起一根手指,“心理测试可以作为优化用户体验的‘软引导’,精心设计后纳入新用户流程,成本可控,效果可期。”
“第三,”她看向小张,“关于游戏化提升黏性……我们或许可以做一个‘轻量级’的尝试。比如,不开发复杂的养成游戏,而是设计一个与三大主题相关的、简单的‘每日签到+任务体系’。签到和完成浏览、分享等简单任务,可以获得‘诚信积分’或‘灵感值’,这些积分可以用于兑换小额优惠券、参与限定款抽签、或者解锁一些设计师背后的故事、产品制作过程的短视频等虚拟权益和精神奖励。”
陆研新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补充道:“这个思路更可行。避免复杂的游戏开发维护,利用积分体系激励用户行为,同时这些虚拟权益和精神奖励,可以强化我们‘诚信经营’、‘灵感溯源’的品牌理念,是正向循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