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现言 > 萌宠特攻 > 第455章 “空城计”识破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才是关键。司马懿的思维立刻会从军事层面,跳跃到政治层面。他会瞬间完成一个逻辑链的推演:

· 我若此时擒杀诸葛亮,结果如何?

· 蜀汉最大的威胁消除,北伐力量土崩瓦解。

· 对我而言,兔死狗烹!我在曹魏的价值将急剧下降。一直猜忌我的曹睿皇帝,以及朝中的政敌,会立刻将我视为头号清除目标。

· 一个活着的诸葛亮,是我手握兵权、巩固地位的唯一理由。

1. 第三层:将计就计的默契

因此,司马懿在那一刻,选择了“中计”。他巧妙地利用了诸葛亮布下的疑阵,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冠冕堂皇的退兵理由:“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 这番话,既是说给部下听,更是说给朝廷听的。

而城楼上的诸葛亮,弹琴的手心或许也捏着一把汗,他赌的,也正是司马懿拥有这份看穿计谋之后的“更高层次的智慧”。这是一场心照不宣的共谋:诸葛亮赌司马懿能看穿,司马懿则配合诸葛亮完成表演。

天道释义:

空城计,空的不是西城,而是司马懿的“忠”;悬的不是诸葛亮的命,而是两人之间那根政治生存的钢丝。它揭示了这样一个天道法则:在复杂的系统中,你的敌人有时是你存在的基础,而最高明的胜利,不是消灭对手,而是利用与对手的平衡,来实现自身系统的最终优化。司马懿没有赢得那一役,但他赢得了整个未来。

总结:

司马懿是中国权谋文化的一个图腾。他展示了在绝对的力量差距面前,如何以“阴”御“阳”,以“柔”克“刚”。他与诸葛亮的对决,是理想与现实、忠义与生存、星辰与深渊的对话。他的一生,仿佛在诠释《道德经》中的那句至理名言:“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而他的家族最终取代曹魏,也正应了那句:“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他并非英雄,却是历史这位冷酷棋手,所挑选出的最有效的执棋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