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起昨天去青岩古镇的经历:“昨天在青岩吃状元蹄,老板说这名字是因为清代出了个状元赵以炯,他小时候就爱啃这猪蹄。贵州的‘贵’,既有山水的硬实力,也有人文的软实力。就像咱们吃的酸汤鱼,酸汤是苗族阿婆用米汤发酵的,鱼是清水江的鲜鱼,辣是本地的糟辣椒,每一口都是山水与人文的融合。”
一口气讲完,韩枚发了张自己拍的全景图——画面里,梵净山的云海、西江的灯火、贵阳的大数据中心、赤水河的酒坊同框出现。“其实贵州的‘贵’,从来不是某一样东西,是山多水多、药多酒多、桥多寨多,是自然与人文的共生,是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刘伯温说‘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现在看来,这‘贵气’真的藏不住了!”
群里瞬间被“涨知识了”的弹幕刷屏。李姐直接下单了刺梨原液:“既补维C又支持贵州,必须冲!” 陈成发来定位:“我在大数据中心门口,现在看这些服务器都觉得亲切,这可是贵州的‘数字宝贝’!” 还有群友提议:“枚枚快开个‘贵气好物团’,把天麻、都匀毛尖、刺梨干都安排上!”
韩枚看着大家的热情,指尖在键盘上敲出回复:“安排!下次带大家去赤水河看酿酒,去苗寨采草药,真正读懂贵州的‘贵’!” 她放下手机,望向窗外——贵大校园里的樟树郁郁葱葱,远处的群山在阳光下泛着青绿。她知道,这“贵气”的科普才刚刚开始,而她这个“业余宣传大使”,还有太多贵州的宝藏要分享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