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我跑线下客户,报完价要等财务确认‘最低价’,等库存确认‘有货’,才敢和客户签合同。”周深笑着说,“现在我发确认单,莉莉要是没签字就设置活动,错了她担责;我要是漏填了‘适用商品’,错了我担责——谁的环节谁扛,不用再猜‘你是不是没说清楚’。”
上周他们推“双十一预热款”,周深填的确认单里写了“仅限3克拉D色VS1裸石,库存5件”,莉莉核对时发现库存只剩3件,立马圈出来让周深改,避免了“超售”纠纷,“以前可能直接设置了,等客户下单才发现没货,现在有这个确认单,就像给推广装了‘安全阀’。”
客服:给每类问题定“标准话术”
童欣在公司做过钻石客服,最清楚“话术不统一”有多麻烦——客户问“培育钻石和天然钻石的区别”,有人说“成分一样”,有人说“更环保”,客户反而疑惑。现在她把网店的客服问题分成三类,每类都写了“标准回复”:
- 产品咨询:问“培育钻石是不是真钻石”,回复“是真钻石,成分与天然钻石一致,有GIA/IGI国际证书,可官网验真,性价比更高”;
- 售后问题:问“收到货不满意能退吗”,回复“支持7天无理由退换,需保持商品完好(不影响二次销售),证书/标签齐全,来回运费我们承担”;
- 活动疑问:问“满减和优惠券能叠加吗”,回复“满减与店铺优惠券可叠加,平台优惠券需看平台规则,具体可截图给我,帮你算最优方案”。
她还做了个“客服台账”,像记公司客户咨询那样,每天记“接待人数、问题类型、未解决纠纷(标红)”,每晚10点发在群里,“比如今天有2个客户问‘镶嵌会不会掉钻’,我就记下来,明天让周一军选品时重点查镶嵌牢固度,相当于给选品提‘需求’——就像公司客服会把客户反馈传给研发,改进产品一样。”
昨天有个客户说“收到的裸石证书和图片不符”,童欣按话术先安抚,再让客户拍证书编号,她去官网验真,发现是客户看错了编号,最后顺利解决,“要是以前,我可能慌慌张张问周深,现在有话术,心里有底,客户也觉得专业。”
售后:给每笔纠纷画“处理流程”
售后是网店的“口碑窗口”,之前纠纷堆着没人管,现在莉莉借鉴美的“管理下落”,定了“售后处理流程”:童欣先接售后,10分钟内回复客户(比如“已看到你的问题,正在核实,1小时内给你方案”),然后分情况处理:
- 质量问题(如钻石有瑕疵、配饰掉色):童欣直接对接周一军,周一军2小时内确认是否为品控疏漏,确认后童欣给客户两个方案“全额退款+承担运费”或“补发新货+补偿10元优惠券”,客户选好后,童欣同步给我(管财务),我24小时内退款/安排补发;
- 物流问题(如快递丢件、延迟):童欣对接我,我查物流信息,丢件就直接补发,延迟就给客户补偿5元优惠券;
- 客户原因(如拍错款式、不想要了):童欣按规则回复“支持7天无理由,但需客户承担来回运费”,避免扯皮。
“就像公司的‘售后处理机制’,谁接诉、谁核实、谁解决、多久解决,都有规矩。”莉莉说,“以前售后堆着,是因为没人知道‘该找谁’,现在流程清楚了,童欣不用问来问去,我们也不用慌——上周有个客户说‘收到的配饰少了一颗钻’,童欣10分钟内回复,对接周一军确认是品控漏检,当天就给客户补发,客户还夸我们‘处理快’,后来又回购了。”
每周“品控会”:像钻石复检一样复盘
每天的小衔接做好了,他们还定了每周日晚8点开“网店品控会”——就像量子培育钻石中心每周的“质量复盘会”,不聊别的,只盯着4个数据:
1. 选品合格率:周一军报“本周选品10款,合格9款,1款因镶嵌问题退回,合格率90%”,分析问题(比如“那家供货商首次合作,下次选品要多拿样品”);
2. 推广准确率:周深报“本周做2场活动,1场无差错,1场因‘适用商品’漏填,调整后解决,准确率50%”,下次改进(比如“确认单多填一列‘不适用商品’”);
3. 客服响应率:童欣报“本周接待客户86人,10分钟内响应84人,响应率97.7%,2个未及时响应是因为在吃饭,下次安排轮班”;
4. 售后解决率:莉莉报“本周售后纠纷6单,全部24小时内解决,解决率100%,其中质量问题2单,下次选品重点查”。
今天的品控会,四人对着数据笑了——选品合格率从上周的70%升到90%,售后纠纷从上周的12单降到6单,“虽然没爆单,但比以前顺多了。”周深说,“就像我们公司培育钻石,不是一天就能长好的,得慢慢调温度、调压力,我们的网店也一样,慢慢把‘规矩’调好,比急着赚钱靠谱。”
散会时,周一军把“选品检查表”叠好放进包里,莉莉把“确认单”存进手机文件夹,童欣的“客服台账”记满了半本——他们还是4个兼职开网店的普通人,但不再是“凑活干”,而是像在量子培育钻石中心那样,用“精准”和“规矩”,一点点把“一力轻选”打磨成他们想要的样子。
11月的柘城夜晚有点凉,但会议室的灯亮了很久,桌上的几张纸,写满了比钻石更珍贵的“踏实”——原来不管是千亿级的培育钻石巨头,还是四个人的小网店,能走得稳的,从来都是“把每个细节做对,把每个责任扛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