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游戏 > 艺之神 > 第654章 清朝(宫束班)梯云宝塔建造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54章 清朝(宫束班)梯云宝塔建造记

时代背景:清道光三十年 湖南石门县

人物设定:

- 王大猷:62岁,退休举人,梯云宝塔领修者,饱读诗书却不懂匠活,固执较真又心怀故土

- 石敢当:38岁,宫束班班主,石匠出身,手艺精湛但性子憨直,爱钻牛角尖

- 麻小辫:26岁,宫束班二把手,木匠,脑子活络却总出馊主意,留着半根小辫

- 铁憨憨:24岁,铁匠,力大无穷,反应慢半拍,唯石敢当马首是瞻

- 巧姑:22岁,泥水匠,宫束班唯一女性,手脚麻利,心细如发,常吐槽众人

- 刘老爷:58岁,石门县乡绅,集资牵头人,爱摆架子却热心公益

- 李秀才:30岁,王大猷门生,酸腐书生,负责记录监工

- 乡邻若干、宫束班学徒若干

第一幕:缘起集资

场景一:石门县城隍庙 日 晴

【城隍庙大殿内,八仙桌摆于中央,周围挤满乡邻。王大猷身着藏青长衫,须发皆白,手持折扇立于桌前,神色庄重。刘老爷穿着绸缎马褂,坐在旁侧太师椅上,时不时捻着胡须。】

王大猷:(清了清嗓子,折扇轻敲桌面)诸位乡邻!石门县自明末以来,文风渐衰,科举乏人。老夫夜观天象,见城南上空文星晦暗,需建一塔以镇文脉、引梯云,方能让后辈子弟青云直上,光耀门楣!

【乡邻窃窃私语,有人点头附和,有人面露难色。】

刘老爷:(站起身,拱手笑道)王举人所言极是!老夫愿捐银五百两,牵头集资建塔!此塔定要建得气势恢宏,成为咱石门县的地标!

乡邻甲:刘老爷大义!俺捐五斗米,也算一份心意!

乡邻乙:俺捐三块青岩,家里后山多得是!

王大猷:(面露喜色)多谢诸位慷慨!此塔定名“梯云宝塔”,七级重檐,盔顶样式,全用方正青岩砌成!只是建塔需懂行的匠人,不知哪位乡邻举荐?

【刘老爷眼珠一转,指向人群外】

刘老爷:要说石匠木匠,当属宫束班!班主石敢当,祖传手艺,建过的祠堂牌坊不计其数!

【众人目光齐刷刷投向门口,石敢当身着短打,腰系麻绳,身后跟着麻小辫、铁憨憨和巧姑。石敢当搓着手,一脸憨笑】

石敢当:(拱手)王举人、刘老爷,诸位乡邻!俺宫束班接下这活!保证建得结结实实,风吹雨打一百年不倒!

麻小辫:(凑上前,捋了捋半根小辫)没错!俺们班主说了,这塔要建得比山还高,比画还好看!七级重檐,盔顶翘角,保管让咱石门县人人脸上有光!

巧姑:(白了麻小辫一眼)别吹了,先看看图纸再说。王举人,您这塔的样式,可有详图?

王大猷:(从袖中取出一卷图纸,展开)老夫已绘好图纸,七级楼阁式,高十余丈,每层都要有飞檐翘角,塔内还要有楼梯可登顶层。

铁憨憨:(凑上前,盯着图纸看了半天)班主,这图上的角怎么都是歪的?俺砌墙都要砌直的,这歪角能结实吗?

【众人哄笑,李秀才捂着嘴偷笑】

李秀才:铁师傅有所不知,此乃“翘角”,为的是美观,兼避风势,并非歪角。

铁憨憨:(挠了挠头)哦,美观的歪角啊,俺记住了。

石敢当:(瞪了铁憨憨一眼)别瞎问!王举人,您放心,图纸俺们记下了,三日后开工!

王大猷:(点点头)好!老夫亲自监工,李秀才协助记录,务必精益求精!

巧姑:(小声对石敢当说)班主,盔顶样式不好做,青岩切割也得讲究,咱可得小心。

石敢当:(拍着胸脯)放心!俺爹传下来的手艺,错不了!

第二幕:开工风波

场景二:城南空地 日 晴

【空地中央已挖出地基,周围堆着大量青岩、木料、石灰。石敢当拿着墨斗,在青岩上画线,麻小辫指挥学徒搬运木料,铁憨憨挥舞着大锤砸石头,巧姑在搅拌石灰。】

王大猷:(背着手,在地基旁踱步)石班主,地基要挖三尺深,垫上三层碎石,再用糯米石灰夯实,万万不可马虎!

石敢当:(一边画线一边应)知道了王举人!俺已经让铁憨憨砸了二十车碎石,糯米石灰也按您说的比例拌好了,一斤糯米配三斤石灰,错不了!

麻小辫:(拿着锯子,锯着一根木料)班主,这飞檐的木料不好锯啊,王举人要的弧度太讲究了,俺锯了三根都不合格。

巧姑:(走过来,拿起木料看了看)你用墨斗弹线的时候,弧度没画准。来,俺教你,用绳子系个石头,吊在木料上,跟着弧线画,保准没错。

【麻小辫照着巧姑的方法试了试,果然画得又快又准】

麻小辫:(喜笑颜开)还是巧姑厉害!俺怎么就没想到呢!

【李秀才拿着纸笔,在一旁记录】

李秀才:石班主,今日已挖地基三尺,搬运青岩五十块,木料三十根,石灰二十担,进度尚可。只是这青岩,是否都符合“方正”二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