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六:梯云宝塔第七层 日 晴
【巧姑将绳索一端牢牢系在铁憨憨腰间,另一端固定在塔身的石桩上。铁憨憨摸着胸口,仍有些后怕,石敢当则重新检查了青岩的捆绑,确认无误后才松了口气。】
石敢当:(严肃道)往后在塔上干活,腰间必须系绳,谁也不能马虎!这塔高十余丈,摔下去可不是闹着玩的!
麻小辫:(吐了吐舌头)知道了班主!俺这就把绳子系上,以后绝不偷懒!
【众人纷纷系好安全绳,重新投入盔顶拼接。巧姑拿着木槌,轻轻敲打青岩,调整位置,确保每块石料严丝合缝。石敢当则用糯米石灰填补缝隙,动作细致入微。】
巧姑:(敲了敲一块青岩,侧耳听了听)班主,这块青岩左边有点高,再往下挪半指,刚好贴合。
石敢当:(俯身查看)果然!你这耳朵比狗还灵!铁憨憨,搭把手,慢慢往下挪。
【铁憨憨小心翼翼地扶住青岩,石敢当轻轻撬动,巧姑在一旁指挥,终于将青岩调整到完美位置。】
麻小辫:(看着逐渐成型的盔顶,忍不住赞叹)啧啧,这盔顶越来越像样了!等塔刹一装,绝对气派!
王大猷:(顺着梯子爬上第七层,扶着塔身环顾)不错!弧形青岩拼接得严丝合缝,弧度流畅,完全符合图纸要求。石班主,老石匠的法子果然管用。
石敢当:(抹了把脸上的灰,憨笑道)全靠老丈指点,还有巧姑帮着把关。以前俺总觉得力气大就能干好活,现在才知道,这细活比砸石头还费心思。
王大猷:(点点头)匠人之心,既要刚劲如石,也要细腻如丝。这梯云宝塔,不仅是石头垒起来的,更是你们的心血铸起来的。
【李秀才也爬上塔来,拿着纸笔记录】
李秀才:王举人、石班主,今日已完成盔顶第一层拼接,共使用弧形青岩二十八块,缝隙填补完毕,进度喜人。
刘老爷:(在塔下仰头大喊)王举人、石班主!老夫带了些凉茶和点心,大家下来歇歇脚!
【众人闻言,纷纷顺着梯子往下爬。铁憨憨爬得最快,刚落地就直奔凉茶桶,咕咚咕咚灌了大半桶。】
刘老爷:(笑着递上点心)石班主,盔顶进展如何?啥时候能完工?
石敢当:(接过点心,咬了一口)回刘老爷,盔顶还需三层拼接,再加上塔刹,估摸着再有半个月就能全部完工!
刘老爷:(喜上眉梢)好!好!老夫已经通知了全县乡邻,完工之日,要办一场盛大的落成典礼,让大家都来沾沾文脉喜气!
麻小辫:(眼睛一亮)落成典礼?那是不是要搭戏台、摆宴席?
刘老爷:(哈哈大笑)那是自然!不仅要搭戏台,请戏班子来唱三天三夜,还要摆百桌宴席,犒劳各位匠人,感谢所有捐资的乡邻!
铁憨憨:(拍着手)太好了!有宴席吃,还有戏看!俺一定快点把盔顶做完!
巧姑:(白了他一眼)就知道吃!先把活干好,别到时候出了岔子,宴席都没脸吃。
【众人哄笑,石敢当看着远处初具雏形的宝塔,眼神里满是期待。】
场景七:城南空地 日 晴
【半个月后,盔顶已全部完工,塔刹也安装完毕。梯云宝塔巍峨矗立,七级重檐层层叠叠,盔顶圆润饱满,塔刹直指天际,全由方正青岩砌成,在阳光下泛着青灰色的光泽,气势恢宏。】
乡邻们挤满了空地,纷纷仰头赞叹,孩子们围着塔奔跑嬉戏。王大猷身着正装,站在塔前,神色庄重。刘老爷、宫束班众人以及捐资乡邻代表站在一旁。
王大猷:(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诸位乡邻!今日,梯云宝塔正式落成!此塔高十余丈,七级重檐,盔顶巍然,全赖宫束班诸位匠人的精湛手艺,以及全县乡邻的慷慨捐资!
【众人鼓掌欢呼,石敢当搓着手,一脸憨厚的笑容,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王大猷:(继续说道)梯云者,取“平步青云”之意。愿此塔镇石门文脉,引四方祥瑞,让我石门县后辈子弟,皆能登科及第,光耀门楣!更愿此塔如磐石般坚固,见证石门县百年兴衰,护佑一方平安!
刘老爷:(走上前,举起酒杯)老夫提议,第一杯酒,敬宫束班!感谢石班主、麻师傅、铁师傅、巧姑,还有各位学徒,日夜操劳,建成此塔!
【众人纷纷举杯,石敢当连忙端起酒杯,站起身】
石敢当:(声音有些哽咽)多谢诸位乡邻!俺宫束班只是做了该做的事,这塔能建成,离不开王举人的悉心指导,离不开刘老爷的鼎力支持,更离不开大家的信任!俺保证,这梯云宝塔,风吹雨打一百年,绝对不倒!
麻小辫:(凑上前,大声道)不仅一百年!五百年都不倒!俺们宫束班的手艺,经得起时间考验!
巧姑:(拉了拉麻小辫的衣角)别吹了,踏实点。
【众人再次哄笑,气氛热烈。】
李秀才:(走上前,手持一卷文书)王举人、刘老爷,诸位乡邻,晚辈已将建塔始末、捐资名录、匠人名单,全部记录在册,刻于塔内石碑之上,留作纪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