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其他 > 从狼烟北平开始 > 第54章 汤山浴血,火照金陵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4章 汤山浴血,火照金陵

民国二十六年(1937 年)十一月十二日拂晓,汤山阵地的寒雾还未散尽,周明远的皮靴已踏遍了每一处制高点。这座南京城东的门户山峦起伏,主峰海拔两百余米,山下汤水镇横亘着京沪公路,是日军北上南京的必经之路。他用蔡司望远镜扫过阵地 —— 左翼青龙山如卧龙盘亘,右翼龙王山似猛虎蛰伏,中间的开阔地被阿译带着工兵连挖出三道反坦克壕,壕沟里插满削尖的钢轨,上面覆盖着伪装用的玉米秸秆与浮土。

“师座,按您的命令,88 炮连全部分散隐蔽了!” 张汉卿的声音带着露水的湿意,他指着青龙山北麓的竹林,“每门炮都挖了十米深的掩体,顶部用圆木搭棚,再盖半米厚的土层,炮口正对公路弯道,除非鬼子踩到鼻子底下,否则绝对发现不了。”

周明远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竹林里只隐约可见几根露出的炮管,与枯黄的竹枝融为一体。他想起系统解锁的 “重炮协同” 技能说明,特意借鉴了雪花山防御战的经验:“把观察哨设在主峰的老槐树上,用三色信号旗传递目标信息 —— 红旗下沉是坦克集群,绿旗摆动是步兵纵队,黄旗侧倒就是日军重炮,记住,没有我的命令,任何火炮不准暴露!”

此时白雪晴正带着南侨机工队检修卡车,五辆能开动的卡车都加装了树枝伪装,机工们用棉纱蘸着柴油擦拭发动机,陈阿福手里拿着扳手高喊:“师座放心!昨晚连夜修好了三辆,现在八辆卡车能运炮弹,就算鬼子来炸,咱们也能把弹药及时送上去!” 车斗里的炮弹箱码得整整齐齐,150 毫米榴弹的木箱上印着克虏伯兵工厂的鹰徽,88 毫米穿甲弹的铜制弹体在晨雾中泛着冷光。

上午八时许,天空突然传来引擎轰鸣。三架日军九六式轰炸机排成 “品” 字形掠过阵地,机翼下的炸弹舱门缓缓打开。周明远一把将身边的通讯兵按进掩体:“隐蔽!” 话音刚落,炸弹就带着尖啸砸下来 —— 泥土混着碎石冲天而起,青龙山的竹林被炸开一片缺口,两名来不及隐蔽的机工瞬间被烟尘吞噬。

轰炸持续了整整半小时。当最后一架轰炸机消失在天际,周明远爬出土掩体,望远镜里的公路已出现黑压压的日军队列 —— 第 16 师团的步兵联队在装甲车掩护下推进,后面跟着十二辆 89 式坦克,履带碾过路面的声音隔着两公里都清晰可闻,最远处的地平线上,日军的重炮群正在构筑阵地,炮口反射着刺眼的阳光。

“鬼子学聪明了,先用飞机炸,再用坦克冲!” 周卫国率 31 团趴在散兵坑后,钢盔上落满尘土,他对着电台低吼,“前哨连已经接火了,弟兄们的三八大盖打不动坦克,只能用集束手榴弹炸履带!”

周明远盯着日军坦克的运动轨迹,手指在指挥刀柄上敲击:“等他们进入反坦克壕区域!张汉卿,让观察哨校准距离!” 他清楚 88 毫米 Flak 18 高射炮的性能 —— 平射射程可达一万四千米以上,穿甲弹在一千五百米距离能轻松穿透 89 式坦克的前装甲,这正是给日军准备的死亡陷阱。

上午九时半,日军坦克集群踏入开阔地。第一辆 89 式坦克刚压上伪装的反坦克壕,钢轨就刺穿了履带,坦克瞬间瘫痪在原地。周明远猛地挥下指挥旗:“88 炮连,自由射击!”

青龙山的竹林里突然响起炮声。四门 88 炮同时开火,穿甲弹呼啸着掠过开阔地,第一发就命中了第二辆坦克的炮塔 —— 钢甲被瞬间击穿,弹药舱发生殉爆,炮塔被掀飞五米高,重重砸在公路上。炮手们借着 “重炮协同” 技能的加成,装填速度比往常快了一倍,21.5 公斤的穿甲弹如流水般送入炮膛,每三秒就有一发炮弹射出。

日军坦克群顿时陷入混乱。有的试图倒车撤退,却被后面的坦克堵住去路;有的胡乱开炮,炮弹落在空地上炸开烟尘。周明远对着电台下令:“150 毫米榴弹炮,覆盖日军步兵!标尺八千五百米,延时引信!”

右翼阵地的八门 sFH18 榴弹炮同时怒吼。炮弹带着尖啸飞过青龙山,在日军步兵队列中炸开 —— 延时引信让炮弹钻入地下半米后才爆炸,泥土混着弹片形成致命的冲击波,日军士兵成片倒下,剩下的慌忙钻进路边的沟渠,原本密集的队列瞬间溃散。

“冲啊!” 周卫国率 31 团发起反冲锋。李铁柱抱着 MG34 通用机枪扫射,子弹在坦克装甲上溅起火星,掩护爆破手接近目标;王二柱背着四枚集束手榴弹,借着坦克的盲区绕到侧面,拉开引信后塞进履带轮,爆炸声中,坦克履带断裂成数节。

激战至正午,日军第一次进攻被击退。公路上布满烧毁的坦克残骸,八辆 89 式坦克变成了焦黑的铁壳,日军步兵的尸体在沟渠里堆叠,鲜血顺着路面流淌,在冻土上凝结成暗红色的冰。参谋跑过来报告:“师座!击毁坦克 8 辆,歼灭步兵三百余人,咱们的 88 炮只耗了四十发穿甲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