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夜色,如同浓稠的墨砚,深沉得化不开。
皎兰集团六十五周年庆典的喧嚣与辉煌已然落幕,但那股凝聚人心的热力,却并未随之消散,反而如同余烬中的星火,在与会者心中悄然蔓延。
总部大楼的灯光次第熄灭,唯有顶层的几间办公室和远处山麓下的皎兰庄园,依旧亮着温暖的灯火,如同指引归途的灯塔。
庄园内,那间素来只用于重大决策的家庭会议室,此刻灯火通明。
厚重的红木长桌旁,诛皎端坐主位,陈兰兰安静地坐在他身侧。
桌边围坐着诛家三代核心成员:长子诛华与其妻张慧婷、小女儿诛玥与女婿张宏远、小儿子诛兴,以及孙辈的诛怀言与赵丽颖夫妇、张怀琳与左宇航夫妇。
甚至连远在国防科技大学的左兴安,也通过加密的全息投影设备,身临其境般“出席”了这次会议。
会议室内气氛庄重,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茶香,与窗外清冷的秋夜形成鲜明对比。
诛皎的目光缓缓扫过在座的每一位亲人,他的眼神依旧锐利,仿佛能穿透表象,直视每个人的内心。
他手中无意识地摩挲着那根桃木手杖,底端与地面接触发出几不可闻的轻响,却如同敲击在每个人的心弦上。
“六十五年了。”
诛皎终于开口,声音平稳而深沉,打破了室内的寂静,仿佛在陈述一个既定的、不容置疑的事实。
“从百家镇合作社那几间漏风的土坯房,到今天所谓的‘商业帝国’。外面的人,看到的或许是财富的积累,是规模的扩张,是皎兰遍布全球的产业。”
他微微停顿,目光再次扫过全场,最终落在长子诛华身上。
“诛华,今天你在庆典上说得很好。‘变的,是规模、技术、市场;不变的,是根脉、是胆魄、是初心。’但今天关起门来,作为一家人,我要再问一句,也希望大家扪心自问——”
他的声音略微提高,带着一种不容回避的审视。
“我们诛家,究竟是如何走到今天的?我们脚下这艘巨轮,它的根基,到底在哪里?”
会议室里落针可闻,只有窗外隐约传来的风声。
几位年轻些的成员,不由得正了正坐姿。
“是运气吗?是我们诛家人,天生就比旁人聪明百倍?”
诛皎自问自答,缓缓摇头。
“不是。至少不全是。”
他的目光变得悠远,仿佛穿越了时空。
“是因为我们赶上了一个好的时代,是国家一步步走向富强,给了我们发展的土壤和空间。”
“是因为百家镇,以及千千万万个像百家镇一样的乡邻,是他们最初的信任和托付,用汗水和忠诚,垒起了皎兰最初的地基。”
“更是因为,”
诛皎的指节轻轻敲了敲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
“我们始终记得,财富,来自于社会。它在我们手中聚集,不是终点,而是一种责任,一种回馈社会、助力国家的信托责任。”
他首次在如此正式的家庭场合,用如此清晰直白的语言,定调了皎兰财富的本质。
“所以,今晚召集大家,就是要明确一件事,也是我思考已久,必须在此时做出决定的事。”
诛皎的声音斩钉截铁,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皎兰集团,以及我们诛家名下的大部分资产,在未来,将逐步、有序地注入到即将设立的‘诛氏家族慈善信托’之中。”
他此言一出,尽管部分核心成员早有心理准备,但真正听到这决定性的宣示,会议室内的气氛依旧为之一凝。
诛皎清晰地感受到空气中细微的变化,但他并未停顿,继续沉稳地说道:
“这个信托,将独立于家族任何个人意志之外,由专业团队管理,其核心目标只有一个:系统地、可持续地回馈社会。重点支持教育、基础科研、扶贫济困,以及……国防科技事业。”
当他说出“国防科技”时,目光特意在全息投影中的左兴安身上停留了一瞬。
左兴安身着学员制服,影像清晰,他挺直了脊梁,目光坚定,没有任何异议,反而带着一种了然与支持。
“父亲,”
诛华沉吟片刻,作为集团目前的掌舵人,他需要考虑得更全面,于是谨慎地开口。
“这个方向,我们大部分人是理解并且支持的。只是……资产的规模、注入的方式、以及后续家族成员的发展基金,是否需要一套更详尽的……”
“诛华。”
诛皎打断了他,眼神中没有责备,只有一种洞悉一切的深邃。
“你是在担心,留给儿孙的‘不够多’,还是担心,没了金山银山,他们就会‘站不稳’?”
诛华微微一怔,没有立刻回答。
诛皎的目光转而看向其他成员,特别是几位孙辈和曾孙辈。
“我今天,不是要来剥夺你们什么。恰恰相反,我是要给你们真正能立足、能传家的东西。”
他的语气变得深沉而富有力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