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重生1950神秘桃园空间 > 第388章 科技奖项大满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二零一六年一月的北京,严寒裹挟着晨曦,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已铺就暗红色地毯,两侧仪仗队员肩章上的冷光与穹顶微茫的星辉交融成凛冽的星河。

诛兴站在汉白玉台阶下方,手指无意识摩挲着深灰色西装袖口——那里缀着枚朱雀衔穗金丝暗纹,与他九年前在皎兰集团纳米实验室不慎被酸液灼伤的手背疤痕重叠。

他听见身后有记者压低声音惊叹:“父子同届获双一等奖,建国以来首例啊……”

这话语被北风卷着掠过耳际,却未能在他眼底激起半分涟漪。

---

礼堂内穹顶辉煌。

诛兴沿着指定通道走向前排领奖区时,路过某排座椅突然驻足——扶手上刻着的桃木纹路让他想起1958年诛皎在百家镇合作社用柴刀雕出的第一把计算尺。

“请获奖代表尽快就座。”

引导员的提醒让他收回视线,颁奖台全息投影已浮现国家自然科学奖徽标,青铜鼎纹路中流动着量子拓扑结构。

“现在颁发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颁奖词通过扩音系统震荡空气,当“诛兴”二字与“拓扑绝缘体界面态调控机制”同时响彻会场,他起身扣好西装纽扣。

布料摩擦间唤醒四十年科研记忆:1985年在地下实验室用二手设备记录首个异常数据;2001年因经费短缺被迫卖掉祖宅时诛皎深夜送来的黑皮笔记本;2010年团队在硅基芯片绝境中转向碳基材料时那场暴雨……

他接过证书时瞥见颁奖人眼中的惊叹。

这位白发苍苍的院士低声问:“听说你们当初连理论模型都遭《科学》期刊退稿?”

诛兴唇角微扬。

他想起父亲诛皎当年在合作社谷场用桃枝画给孩子们看的星图轨迹。

“真理不需要投票。”

他声音不大,却让院士的手微微一颤。

---

与此同时,人民大会堂河北厅。

诛怀言正在技术发明奖候场区调试全息演示设备。

他今日特意穿着母亲张慧婷手织的羊绒衫,领口别着微型反应装置模型——三年前原型机爆炸曾在他锁骨留下永久的灼痕。

“怀言!”

熟悉的女声让他转头。

赵丽颖捧着保温杯穿过人群,发梢还沾着从实验室带来的有机溶剂气息。

“爸刚才获奖时,直播镜头扫到了你爷爷。”

她打开手机回放,画面里诛皎在庄园书房拄杖凝视屏幕,桃木手杖在实木地板投下的影子恰与领奖台轮廓重合。

诛怀言咽下温热的灵泉茶,水中微不可察的能量让通宵改稿的疲惫骤然消散。

他想起今晨离家时,诛皎将1958年那本合作社账本塞进他公文包。

账本某一页记载着“购桃树苗十株”的条目旁,有用红墨水绘制的奇异波函数图像。

---

技术发明奖颁奖环节开始时,诛怀言的项目名称“高通量活性生物制药平台”引发满场骚动。

评委主任宣读颁奖词特别强调:“该技术将重组蛋白表达效率提升二十倍,成本降至国际均价百分之三……”

当诛怀言从副部长手中接过奖章时,发现托盘衬布绣着朱雀衔穗图腾——与皎兰集团成立时第一面锦旗上的绣样分毫不差。

“年轻人,你们创造了奇迹。”

副部长与他握手时轻声感叹。

诛怀言透过对方肩章看见观众席第三排的诛兴。

父亲正用当年调试电子显微镜的专注神情凝视他,手中攥着已被摩挲出包浆的桃木计算尺。

“奇迹属于所有在深夜实验室守候过晨曦的人。”

诛怀言的回答让前排几位老科学家同时摘下眼镜擦拭。

---

颁奖礼后的媒体群访环节,闪光灯将父子二人笼罩在银白色光芒中。

某外媒记者尖锐提问:“有学者指控你们借助家族资本垄断科研资源……”

诛兴向前倾身,西装前襟的纳米纤维突然显现出拓扑绝缘体的微观结构投影。

“1950年,我父亲在百家镇用合作社粮种改良产量时,”

他声音如同浸过冰水的钢刃。

“各位的祖国还在争论黄种人能否理解基因定律。”

全场死寂中,诛怀言从容接话:“我们近期将在《自然·生物技术》公开核心数据集。”

他调出智能终端预览图,论文扉页赫然印着合作社时期朱雀徽标。

某个参会者突然起身鼓掌——他认出那徽标与今晨诛皎在《桃园纪事》手稿页眉的朱印完全相同。

---

当晚的庆祝宴设在皎兰集团北京研究中心顶楼。

诛兴避开喧闹人群,独自走进摆满初代实验设备的纪念展厅。

他在1983年那台镀膜机前停留,玻璃罩倒影里浮现诛皎的身影。

老人不知何时来到身后,桃木手杖轻点地面:“这机器哭声比笑声多。”

诛兴回头,看见父亲手中捧着合作社时期的粗陶碗,碗里灵泉浸泡的枸杞正泛起星图般的光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