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没过多久。

以谢尔盖先生为首的几位苏联专家准时来到了技术科。

何雨水脸上露出专业而从容的微笑,迎上去用流利地道的俄语与专家们寒暄。

无论是复杂晦涩的专业术语,还是双方因文化差异产生的理解偏差。

她都能迅速捕捉、准确翻译、并适时地用恰当的方式解释清楚。

偶尔还会就一些技术细节提出自己的疑问或理解,与专家们进行探讨,那份自信和专业,让在场的技术人员都暗自点头。

小张也被迫投入到工作中,但他总是忍不住分神,用眼角的余光偷偷观察着何雨水。

看着她与那些平日里不苟言笑的苏联专家谈笑风生,看着她受到李厂长和技术科长老王的重视。

再想到工业部李主任也对何雨水赞赏有加,小张心里五味杂陈。

凭什么?

他心里愤愤不平:我张卫国,正经的大院子弟,受过最好的教育。

家里动用关系才把我安排到这个关键岗位,就是为了镀金和积累人脉。

她何雨水算什么?

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的女儿,听说以前还在采购科当采购员,她凭什么就能这么快脱颖而出,得到这么多领导的青睐?

难道这世上真有‘天才’这种东西?

越是比较,越是觉得不甘,越想得到。

这样一个有容貌、有能力的奇女子,如果不能成为他们张家人,那简直是暴殄天物,太可惜了。

不行!

小张暗暗攥紧了拳头,眼神里闪过一丝固执和势在必得。

俗话说得好,烈女怕郎缠!

我就不信,以我的家世、我的条件,再加上我的诚意,会拿不下她一个小姑娘。

就算我暂时不行,不是还有我大哥吗?

只要她成了我嫂子,这些资源,不照样能为我们张家所用?

何雨水对此浑然未觉,或者说,即便察觉了也毫不在意。

她全部的心神都沉浸在当前的技术讨论中,确保每一个数据、每一个概念都能准确无误地翻译传达。

对她而言,工作就是工作。

至于小张那些上不得台面的小心思,在她看来,不过是嗡嗡叫的苍蝇,烦人,但无足轻重。

时间在专注的工作中飞快流逝,一晃就快到中午饭点。

何雨水提前走出技术科办公室,她就看到原厂长杨为民的秘书小赵。

她抱着一个纸箱子,低着头,脚步匆匆地从办公楼里走出来,脸上带着明显的落寞和不甘。

何雨水目光平静地看着小赵的背影,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

杨厂长倒台,他的心腹和亲信,自然会被新任代理厂长李怀德清理出核心圈子,这是权力更迭中不可避免的常态。

小赵的离开,不过是这出大戏中的一个缩影罢了。

心里并无多少波澜,只是更加确信,在任何时候,唯有自身的能力和价值,才是最可靠的保障。

何雨水径直来到食堂后厨的小灶。

马华眼尖地看到她,立刻放下手里的活计,小跑着迎了上来,脸上带着憨厚又恭敬的笑容:“师姑,你来啦。”

何雨水微微颔首,算是回应。

对于马华这个称呼,她最初是纠正过的,但马华这人认死理,觉得她是他师傅傻柱的亲妹妹。

喊一声师姑是天经地义,纠正了几次都没用,何雨水也就随他去了。

想到剧中马华对傻柱始终如一的忠诚和憨厚耿直的品性,何雨水对他倒是比对其他人多了几分宽容。

至于教他厨艺?

何雨水心里清楚,自己的厨艺其实也就马马虎虎,家常菜水平。

之所以做出来的菜备受好评,关键全在于那神奇的灵泉水。

这东西,自然是不能透露分毫的。

厨房里,胖子也注意到何雨水的到来,立刻堆起满脸谄媚的笑容,凑了过来。

像个跟屁虫一样在何雨水身边转悠,眼睛时不时地往她手边的调料和食材上瞟,嘴里说着奉承话:

“师姑,你来做菜,有什么需要打下手的,你尽管吩咐。”

胖子心里一直惦记着偷师何雨水的独家秘方,他坚信何雨水的菜那么好吃,肯定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诀。

可接连观察了好几天,他愣是没发现何雨水往锅里加什么特别的东西。

步骤、调料都跟常人无异,可偏偏做出来的味道就是天差地别。

这让他百思不得其解,甚至开始怀疑人生。

但转念一想,连他师傅傻柱和精明的秦淮茹都一口咬定何雨水有秘方,那肯定错不了。

一定是自己观察得还不够仔细。

胖子暗暗给自己打气,一定要把秘方搞到手。

何雨水对胖子的心思心知肚明,但也懒得点破,挽起袖子,今天她打算做几个简单的家常菜:

醋溜白菜,红烧豆腐,青椒肉丝,外加一个西红柿鸡蛋汤。

动作算不上多么花哨,但行云流水,透着一种干脆利落。

马华在一旁认真地打着下手,递调料,洗锅,眼神里满是崇拜。

胖子则伸长了脖子,眼睛瞪得像铜铃,恨不得拿个放大镜盯着何雨水的每一个动作。

尤其是她往锅里加调料的时候,更是屏息凝神,试图找出加入的配方,可惜依旧一无所获。

没过多久,几道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家常菜就做好了。

那香气并不霸道,却异常勾人食欲,仿佛能直接钻进人的心里去。

刘岚和其他几个帮厨的女工赶紧上前,小心翼翼地将菜肴分装好,端往领导招待苏联专家的小包厢。

小包厢里,早已坐满了人。

李怀德作陪,几位苏联专家,还有厂里几位作陪的技术骨干,小张也赫然在列。

当菜肴上桌,令人食指大动的香气弥漫开来时,原本还有些严肃的饭桌气氛顿时活跃了不少。

谢尔盖先生夹起一筷子醋溜白菜放入口中,酸爽开胃,白菜脆嫩清甜,他眼睛一亮,竖起大拇指,用生硬的中文赞道:

“何,菜非常好吃,根本吃不够。”

其余专家一个个赞不绝口。

原本因为工作劳累和文化隔阂带来的些许拘谨,在这美味面前似乎都消融了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