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科幻 > 末世之开局我能召唤A10 > 第63章 组建机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林禹的指令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在新宁市庞大而精密的军政机器中漾开了层层涟漪。

明面与暗面的双线工作,在绝对的权威和高效的执行下,迅速展开。

总参谋部的成立公告中,夹杂了一条看似例行公事的人事任命与机构设置:为整合现有军事情报资源,提高情报工作效率,特成立国防情报协调委员会,隶属总参谋部序列,负责统筹军事情报搜集、分析、研判及反间谍侦查工作。

任命顾影疏为委员会主任,授上校军衔。

公告简洁、官方,符合一切规范。

在大多数人看来,这不过是新宁市权力架构规范化进程中的又一常规步骤。

一个新的部门,一位名不见经传的负责人顾影疏的名字和她的白色短发、淡金眼眸一样,在公开信息中寥寥无几,引不起过多关注。

即便是高层,也大多认为这是林禹将军为了平衡内部权力,或者安置某个特殊人才而设的闲职或过渡性机构。

委员会的办公地点设在了总参谋部大楼附属翼楼的一层,挂牌、入驻、招募常规文职和分析人员,一切都按部就班。

周禹参谋长亲自协调,从各部队抽调了一批经验丰富的参谋、信号分析员和反间谍人员,充实这个“明面”上的机构。

日常的工作会议、情报简报、与其他部门的协调联络,顾影疏偶尔也会出席,她的话不多但逻辑清晰,切中要害,让人不敢小觑。

然而,真正的核心,从未在此显露。

就在国防情报协调委员会按部就班运转的同时,一场更为隐秘、标准更为苛刻的遴选,在“远征”系统超级算力的辅助下,于绝对的黑暗中启动了。

林禹授予的权限,使得顾影疏能够直接访问新宁市乃至其控制下所有幸存者基地的几乎全部人口档案、医疗记录、行为评估、任务报告……一切数据都在“远征”的庞大数据库中无所遁形。

她设定了极其复杂的筛选条件:

绝对忠诚基准: 对林禹本人及其建立的新秩序抱有不可动摇的信念,通过前期政治审查和潜在心理测试。

能力极端化倾向: 不追求全才,但求在某一领域达到极致无论是战斗、潜入、分析、黑客技术、语言学、心理学,甚至是某些难以解释的“直觉”或“天赋”。

心理韧性阈值: 能够承受高压、孤独、道德困境以及在灰色地带行动的心理负担,共情能力过低或过高都可能成为筛选因素,取决于岗位需求。

背景可控性与低关联性: 家庭成员简单或已不在人世,社会关系网相对单纯,便于切断过去,融入阴影。

潜在可塑性: 具备接受全新身份、接受非常规训练和任务的潜力。

“远征”系统无声地运转,海量数据流被解析、比对,最终筛选出了一份包含上百人的初始名单。

这份名单被严格加密,仅存在于顾影疏的个人终端和“远征”的核心数据库中。

接下来,是秘密接触。

这些被选中的人,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收到了一个无法追踪来源的信息,或者被一位身份不明的“联络人”在一个绝对安全且私密的环境下接触。

信息内容大同小异:提及他们某项不为人知的技能或经历,表示有一个“特殊的高度机密直接向最高层负责的项目”需要他们参与,涉及重大利益与极高风险。

邀请他们前往某个指定地点进行“面谈”,并明确表示,参与与否完全自愿,但一旦知晓此事,即需签署最高等级的保密协议。

面谈地点遍布各处——废弃的地铁隧道深处、经过伪装的安全屋、甚至是在深夜无人的图书馆角落。

负责接头的,是顾影疏从原“暗影守卫”中带出的、绝对可靠的核心骨干。

面谈的核心环节,是面对顾影疏本人。

她通常独自坐在一间只有一盏孤灯照亮的房间里,对面放着一把空椅子。当受邀者带着困惑、警惕或好奇走进来时,迎接他们的是那双淡金色的眼眸。

没有过多的寒暄,顾影疏会以一种冷静到近乎残酷的直白,阐述(尽管是模糊的)使命:

“你们被选中,是因为你们拥有常人不具备的特质。

我们需要这些特质,去执行一些无法见光的任务。

这些任务关乎新宁市的存续,关乎我们文明的未来,但它们永远不会被记录在功劳簿上,甚至可能在必要时刻被彻底否认。”

“如果你们选择加入,你们在现有部队或部门的档案将被注销。

你们会“因公殉职”,或“意外失踪”,或“主动退役”。

你们的名字会成为过去。

你们将获得新的身份,接受最严酷的训练,然后投身于永无止境的阴影战争。

你们的存在将被抹去,你们的功绩无人知晓,你们的牺牲悄无声息,但你们的功绩永世留存。”

“作为回报,你们将获得远超常规的物资配给、最尖端的装备支持、以及一个真正发挥你们极致能力的舞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