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尔曼总理那混合着绝望、癫狂与核辐射尘的“最后通牒”,如同投入死水潭的巨石,在全球残存的通信频道和幸存者网络中激起了混乱而惊恐的涟漪。
尽管信号时断时续,夹杂着令人不安的静电噪音和背景爆炸声,但其核心信息,一个拥核国家在崩溃边缘启动了核武器。
并且准头糟糕到危及邻国乃至更远区域,同时威胁要进行无差别发射,足以让所有还能接收到信号的势力感到脊背发凉。
在“太平洋合众国”的加州指挥中心,技术人员捕捉到这段异常广播后,立刻上报。
高层们先是震惊,随即是极大的忧虑。
“他们真的疯了!”一名将领拍案而起,“自己搞砸了,还要拉全世界下水?我们必须立刻提升战备等级,尤其是弹道导弹防御系统!”
“他们的核弹能打到我们这里吗?”
有人质疑。
“按照他们之前展示的导弹射程,直接攻击本土西海岸有困难,但谁他妈知道那些故障导弹会飞到哪里去?而且,如果他们真的进行无目标发射,太平洋上空现在可能到处都是乱飞的核弹头!我们的海上航线,都面临威胁!”
更深的担忧在于,阿三的崩溃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
次大陆彻底沦为死地,意味着亚太地区将失去一个巨大的人口和资源缓冲区,尸潮和辐射污染会向周边扩散,进一步挤压本已紧张的生存空间。
同时,这种“核捆绑”式的疯狂威胁,开了一个极其恶劣的先例。
在“阿美利坚复兴阵线”的落基山脉地堡:
保守派军事领袖们对这段广播的反应更为复杂,夹杂着蔑视、警惕和一丝机会主义的考量。
“看吧,缺乏纪律和精确性的民族,连自我毁灭都搞得一团糟。”
一位高级参谋冷冷地评论。
“我们不能忽视这种威胁,即便它来自一个正在解体的政权,命令我们的战略司令部,严密监控全球导弹发射迹象特别是来自南亚方向的。
“同时,评估此事对太约稳定性的影响……或许,我们可以借此向太平洋舰队施压,要求他们更紧密地团结在我们周围,而不是那个越来越不可靠的霓虹。”
也有人看到了机会:“阿三的科技人才和部分工业资源……如果能趁乱吸纳过来,对我们复兴计划大有帮助,不能让霓虹独吞了。”
欧洲人在应对“海神”风暴威胁的同时,又被南亚的核危机吓了一跳。
“上帝啊,一个灾难还没结束,另一个又来了……”
联合会轮值主席揉着太阳穴,疲惫不堪,“立刻联系我们在亚洲的外交渠道,尽可能了解情况。”
“同时,加强我们的早期预警系统。我们经不起任何形式的核污染了,无论是来自失控的导弹还是随风暴扩散的辐射尘。”
他们对霓虹可能采取的行动感到不安,但自身鞭长莫及,只能密切关注,并祈祷事态不要进一步恶化到波及欧洲。
在“自由南方”的各个军阀据点反应相对迟钝和分散。
有的军阀头子对此嗤之以鼻,认为离自己太远。
有的则感到莫名的兴奋,觉得世界的混乱正是他们崛起的机会。
也有少数较为理智的,开始检查自己简陋的防空设施,并约束手下不要轻易招惹不明来历的飞机或船只。
在广袤的西伯利亚和中亚军阀混战地带阿三核导弹的“布朗运动”尤其是那枚坠毁在某地区的导弹,引起了当地军阀的极大恐慌和愤怒。
“是哪个混蛋把核屎盆子扣到我们头上了?!”一个控制着旧时代油田设施的军阀咆哮着,他手下报告了异常的辐射读数。
“找到发射的人,我要把他们全喂了丧尸!”
混乱之中,信息的传递更加扭曲,有些军阀甚至误以为是毛熊残余政权或者其他竞争对手发动了核袭击,紧张局势骤然升级。
毛熊残余政权对邻国的核灾难和可能波及自身的辐射威胁高度警惕。
他们加强了边境监控和防空部署,同时试图通过残存的外交渠道向阿三发出严厉警告,并要求对发生在中亚地区的事件做出解释。
对于霓虹可能介入的行为,他们持强烈的怀疑和反对态度,视其为太约势力范围的进一步扩张。
在太约总部气氛凝重。
各成员国代表争吵不休。霓虹代表面色严峻,极力将阿三的核失控描述为对全体太约成员、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的重大威胁,试图将太约的注意力牢牢锁定在南亚,并为自己后续的行动争取“合法性”和“必要性”。
然而,其他成员国,尤其是袋鼠和太平洋舰队,对霓虹急于插手的行为心存疑虑,担心被卷入更大的核风险之中,也担心霓虹借此机会过度扩张实力。
就在全球被阿三的核疯狂搞得心神不宁之际,霓虹防卫省地下指挥中心内,中村一郎大臣和田中信雄幕僚长等人,在经过一番紧急且秘密的磋商后,决定主动出击,将这场危机转化为机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