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科幻 > 末世之开局我能召唤A10 > 第135章 风雨欲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狮城秘密谅解备忘录》的墨迹未干,亚太地区的战略天平之下,暗涌已化为澎湃的潜流。

复兴根据地这台庞大的战争机器,在短暂的“和平”喘息后,进入了更高强度的运转周期。

其内部调动的规模与频率,即便在层层伪装下,也已然达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临界点。

在根据地的核心城市,以及广大的城镇乡村,一道道加密的、优先级最高的电波,穿越空中,送达至特定人员手中。

这些人员,名字早已从现役名册上划去,分散在工厂、农场、甚至地方行政岗位上,过着看似平静的生活。

然而,当印有“绝密”字样的召回令抵达时,他们没有丝毫犹豫。

工厂里的八级钳工老王,默默擦干净机床,对徒弟只说了句“家里有事,回去几天”,便拎起早已准备好的行军包,走向郊外指定的集结地点。

农场里负责农机维修的老兵,将钥匙交给副手,骑上摩托车消失在尘土飞扬的路上。

地方派出所的副所长,向上级递交了“年假申请”,转身便换上了久违的作训服。

他们是退役的技术士官、是经验丰富的炮兵观测员、是受过特种训练的侦察兵、是能维护复杂电子设备的通讯兵。

他们是根据地武装力量沉淀在民间的“兵王”和骨干。

此刻,他们如同涓涓细流,从四面八方汇入隐秘的军营和基地,迅速填补进一线部队的技术岗位和指挥链条。

使得根据地的战斗部队在极短时间内,恢复了巅峰时期的“满血”状态,甚至犹有过之。

与此同时,根据地的防空网络率先进入了临战状态。

从沿海前沿到纵深腹地,原本处于半隐蔽状态的防空阵地掀开了伪装网。

红旗-9B、红旗-16、红旗-17等各型中远程防空导弹发射架昂首向天,雷达天线以更高的转速扫描着空域。

高射炮群阵地加强了弹药储备和伪装,机动防空分队开始在重要交通枢纽、指挥中心和工业区外围进行不定时机动部署。

整个根据地的天空,被一张无形而密不透风的雷达网与火力网层层覆盖,警惕着任何来自外部的窥探与威胁。

地面上,真正的钢铁洪流开始涌动。

原本驻防在腹地的重装合成旅,以“年度轮训”或“战区对抗演习”为名,昼伏夜出,利用铁路和重型机械化开进,悄无声息地向沿海战略要地集结。

99A主战坦克、04A步兵战车、07式自行火炮的履带碾过深夜的公路,沉重的轰鸣被尽量控制在隔音效果良好的行军路段。

它们的目的地是预设的进攻出发阵地那些经过精心伪装、储备了大量弹药油料的沿海丛林、山谷和废弃厂区。

在内卫部队的严密警戒下,更多的军用专列呼啸着驶向西部军区。

车厢里不再是士兵,而是覆盖着帆布的庞大货载,那是拆解状态下的武装直升机、额外的火炮模块、成箱的精密弹药、以及足以支撑长时间高强度作战的油料和后勤物资。

西部军区与暹罗接壤的边境地带,气氛陡然紧张。

数个机械化步兵旅以前出“剿匪”和“边境封控”为借口,频繁进行连营级别的战术调动和实弹演习,炮声时常在边境山谷中回荡。

海洋与天空,同样弥漫着浓烈的硝烟味。

在南海北部那片被暂时划定的演习区域内,“复兴”号与“远航”号核动力航母战斗群,结束了适应性训练,进入了最高战备状态。

甲板上,舰载机联队的地勤人员忙碌不息,歼-35隐身战斗机、歼-15T重型战斗机以及直-20反潜直升机频繁起降,进行着高强度的着舰、攻击和护航演练。

飞行员们的休息时间被大幅压缩,战术推演室灯火通明,针对特定海域、特定假想敌的打击方案被反复打磨。

两支庞大的舰队如同蛰伏的巨兽,在深蓝的舞台上演练着致命的舞蹈,只待锁链松开,便可扑向猎物。

火箭军的洞库深处,气氛肃杀。

一辆辆墨绿色的导弹发射车缓缓驶出隐蔽所,在预设阵地间进行机动转移。

电脑屏幕上,模拟打击的程序不断运行,目标参数从冲绳的太约空军基地,到棒岛的港口设施。

再到南海可能出现的敌对舰队,甚至……包括了使用战术核武器对特定坚固目标进行“外科手术式”清除的骇人想定。

虽然仅仅是模拟,但那冰冷的数据和决绝的程序,无不昭示着这支战略力量已箭在弦上。

航空兵部队的训练强度更是达到了顶峰。

歼-20机群利用其隐身优势,频繁模拟穿透敌方防空网,对高价值目标进行精确斩首。

歼-16机群则挂载着密密麻麻的实弹,空对空导弹、反辐射导弹、精确制导炸弹,进行大规模对空、对海、对地攻击演练。

巨大的爆炸声在偏远靶场此起彼伏。

最引人注目的是轰-6K机群,它们翼下挂载的长剑-20巡航导弹和鹰击-12超音速反舰导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