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着定期进山寻药,苏清鸢不仅缓解了药材短缺的问题,还找到了不少稀有药材。一次,她在深山的悬崖边,发现了几株野生的灵芝——菌盖呈红褐色,表面有光泽,边缘整齐,是难得的上品。她用绳子将自己固定在树干上,慢慢靠近悬崖,小心翼翼地摘下灵芝,又在附近找到了几株何首乌,根系粗壮,颜色乌黑,是滋补的佳品。这些稀有药材,不仅能用来研发新药,还能在药材行卖出好价钱,为她带来了额外的收入。
随着进山次数增多,苏清鸢的“寻药笔记”越来越厚,上面记录了上百种药材的生长位置和习性,她还根据季节变化,制定了不同的寻药计划:春天进山采挖金银花、蒲公英;夏天寻找黄芩、连翘;秋天采收杜仲、川贝;冬天则挖掘地下的根茎类药材,如人参、党参。她还学会了辨认药材的真伪,比如如何区分真正的川贝和外形相似的平贝,如何辨别野生杜仲和人工种植的杜仲,这让她采挖的药材品质越来越高。
村里的猎户见苏清鸢经常进山,还能安全带回大量药材,都很佩服她,有时会主动跟她分享寻药经验:“清鸢姑娘,东边的山谷里有不少野生党参,就是路不好走,你要是想去,我给你带路!”苏清鸢笑着道谢,有时会和猎户一起进山,既能互相照应,又能学到更多寻药技巧。
这天,苏清鸢又背着满满一筐药材回到家,林氏看着她身上的泥土和手上的划痕,心疼地说:“鸢儿,每次进山都这么辛苦,要不咱们还是少做些药膳包吧,别累坏了身体。”苏清鸢笑着说:“娘,没事,我现在越来越熟悉山路了,也知道怎么避开危险。你看,今天找到了这么多好药材,不仅够做‘止咳膏’,还能研发新的药膏,多好啊!”
她拿出这次进山找到的野生薄荷和马齿苋,笑着说:“这些薄荷和马齿苋,正好可以用来改良‘止痒膏’,加入薄荷后,止痒效果会更好,夏天用着也更清爽。”林氏看着她眼里的光芒,知道她是真的喜欢这份事业,便不再劝说,只是叮嘱她:“下次进山一定要多带些干粮,早去早回,别让我们担心。”
随着药材来源越来越稳定,苏清鸢的药膏和药膳包生意也越做越红火。仁心堂的周伯昌看着她送来的药材,连连称赞:“清鸢姑娘,你这药材品质真是越来越好,比镇上药材行卖的还好!难怪你的药膏和药膳包这么受欢迎。”苏清鸢笑着说:“都是进山采的野生药材,药效自然好一些。以后我会定期进山,保证药材供应,咱们也能多推出几款新药。”
夕阳西下,苏清鸢坐在院子里,翻看着自己的“寻药笔记”,上面密密麻麻的字迹,记录着她每次进山的收获和感悟。她知道,进山寻药虽然辛苦,但每一次收获,每一次克服困难,都让她离自己的目标更近一步——用最好的药材,做最有效的药膏和药膳包,帮助更多的人。
看着院子里晾晒的药材,闻着空气中的药香,苏清鸢心里满是坚定。未来,她还会继续走进深山,寻找更多的药材,研发更多的新药,让自己的医术和生意,像深山里的草药一样,在风雨中不断成长,绽放出独特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