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 > 第72章 帮村民改良种植,药材自给添助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2章 帮村民改良种植,药材自给添助力

暮春时节,苏家村的田埂上刚冒出新绿,苏清鸢家的菜地里却热闹非凡——她特意划出的半亩试验田,被分成了三块小地,分别种着当归、黄芪和薄荷。嫩绿的芽尖破土而出,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苏清鸢蹲在田埂上,小心翼翼地拨开土壤,观察着当归的根系生长情况,手里还拿着一个小本子,时不时记录着什么。

随着药膏、药膳包的销量逐月攀升,苏清鸢对药材的需求早已不是“零星采购”能满足的。单说“强骨包”,每月就要消耗近百斤黄芪和牛膝;“止咳膏”所需的川贝,虽能进山采挖,但野生数量有限,遇上阴雨天气,进山更是难上加难。空间里的药材虽长势喜人,可种植面积固定,过度采摘还会破坏生态,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若是能让乡亲们跟着种药材,既能解决我的供货难题,又能给大家添条增收的路子,岂不是两全其美?”苏清鸢看着试验田里的幼苗,心里打定了主意。她深知乡亲们世代务农,只懂种庄稼,对药材种植一窍不通,所以第一步,必须自己先摸索出靠谱的种植技巧。

她从空间医书里翻出《农桑辑要》中关于药材种植的篇章,结合苏家村的气候和土壤特点,挑选了当归、黄芪、薄荷三种“易养活、好管理、见效快”的药材。当归喜阴凉湿润,她就把地块选在屋后的树荫下,还特意在田边挖了浅沟,方便雨天排水;黄芪耐旱耐贫瘠,适合种在村东头的坡地上,她便在播种前深耕土地,撒上少量草木灰改良土壤;薄荷喜光喜湿,她就把它种在菜畦边缘,既能充分接受阳光,浇水时也能顺带灌溉。

为了让种植技巧更易懂,苏清鸢还把要点编成了口诀:“当归种在树荫下,浅沟排水防烂根;黄芪深耕撒灰肥,坡地向阳长得稳;薄荷喜光勤浇水,掐尖打顶分枝多。”她每天都会去试验田查看,记录药材的生长速度、叶片颜色,甚至土壤的干湿程度,遇到叶片发黄、根系腐烂等问题,就对照医书查找原因,一点点调整种植方法。

半个月后,试验田里的药材长势喜人:当归的叶片舒展油绿,黄芪的茎秆挺拔有力,薄荷更是冒出了密密麻麻的分枝。苏清鸢知道,是时候把这个消息告诉乡亲们了。她让苏明轩在村里的老槐树下敲了敲铜锣,喊道:“乡亲们,我姐有要事跟大家说,想多赚点钱的,都来槐树下聚聚!”

不一会儿,老槐树下就挤满了人。张大叔搓着手问:“清鸢姑娘,是不是有啥好买卖啊?”苏清鸢笑着说:“大叔,是想跟大家说种药材的事。我现在做药膏、药膳包需要很多药材,要是大家愿意种,我不仅教你们怎么种,等药材成熟了,还按公道价收购,保准比种庄稼赚得多!”

话音刚落,人群里就炸开了锅。有人心动,也有人犹豫:“清鸢姑娘,咱从没种过药材,要是种坏了,赔了本可咋整?”“就是啊,药材这东西金贵,万一卖不出去,不就白忙活了?”

苏清鸢早料到大家会有顾虑,她笑着说:“乡亲们放心,我先带大家去看我的试验田,咱们现场教、现场学,种不好的,我来负责。而且我跟大家签收购协议,不管行情咋样,只要药材合格,我都收,绝不会让大家白忙活!”说着,她领着众人往自家试验田走。

看着田埂上长势旺盛的药材,乡亲们的眼睛都亮了。李婶蹲下身,摸了摸薄荷的叶片,惊讶地说:“这薄荷长得比我家的青菜还好!清鸢姑娘,真能教我们种?”“当然能!”苏清鸢把编好的口诀念给大家听,又现场演示如何松土、施肥,“当归要在幼苗长到三寸高时移栽,黄芪要及时搭架子让藤蔓攀爬,薄荷长到一尺高就能掐尖,掐下来的嫩叶还能泡水喝,一举两得。”

见苏清鸢说得详细,又有试验田的实景做证明,乡亲们彻底放下了顾虑。张大叔第一个报名:“清鸢姑娘,我家有半亩坡地,我跟着你种黄芪!”李婶也说:“我家屋后有树荫,正好种当归!”短短一上午,就有二十多户乡亲报了名,苏清鸢一一登记,还按每户的地块条件,帮大家规划了种植品种。

接下来的日子,苏清鸢成了村里的“药材种植顾问”。每天天刚亮,她就背着药篓,挨家挨户查看药材长势。张大叔家的黄芪刚发芽就遭遇虫害,叶片被啃得坑坑洼洼,急得他直跺脚。苏清鸢一看,笑着说:“大叔,别慌,咱们用艾草煮水喷洒,既能驱虫,又不影响药材品质。”她教张大叔把新鲜艾草煮成浓汁,放凉后装在喷壶里,均匀地喷洒在叶片上,没过两天,虫害就控制住了。

李婶家的当归因为浇水太多,根系有些腐烂。苏清鸢立刻帮她挖开田边的排水沟,又教她“见干见湿”的浇水法:“手指插进土壤两寸深,感觉干了再浇水,一次浇透就行,别让地里积着水。”在她的指导下,李婶家的当归渐渐恢复了生机。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交流种植经验,苏清鸢还在村里组织了“药材种植互助小组”,让种得好的农户分享经验,遇到问题大家一起商量解决。张大叔种黄芪有一套,他发现给黄芪根部培土能让茎秆更粗壮,就把这个技巧教给了其他农户;李婶摸索出“当归移栽时带土坨,成活率更高”,也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大家。在互帮互助中,乡亲们的药材越种越好,不少人的地里,药材长势甚至超过了苏清鸢的试验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