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千万别随便借用别人的药,也不能自行加药、减药。”苏清鸢强调道,“每个人的病情轻重、体质都不一样,别人的药剂量、成分不一定适合自己。比如退烧药,三岁孩子和五岁孩子的用量就不一样,加量可能会伤身体,减量又不管用。”她还特意提醒家里有老人和孩子的乡亲:“老人和孩子体质弱,用药更要谨慎,最好先找大夫看,按医嘱用药,别自己随便买药吃。”
有乡亲提问:“清鸢姑娘,那家里备些常用药行不行?比如感冒药、退烧药。”苏清鸢笑着回答:“可以备,但一定要看清保质期,过期的药不能吃。而且用药前最好先咨询我或者镇上的大夫,确定自己的病症适合吃再用。”她还教大家如何辨别药物是否变质:“药片变色、发潮,药水浑浊、有沉淀,都不能用了,赶紧扔掉。”
张婶抱着已经睡着的孩子,笑着说:“多亏了清鸢姑娘,不仅帮娃治了病,还化解了我和李婶的矛盾,教了我们这么多有用的常识。以后我再也不会随便给娃用药了,一定先问你。”李婶也说:“是啊,今天这事给我提了个醒,以后不管做什么,都要多考虑考虑,不能想当然。”
周围的乡亲们也纷纷表示,今天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以后会多注意用药安全。苏清鸢看着大家认真的模样,心里满是欣慰:“大家要是还有不懂的用药问题,随时可以来问我,或者参加咱们的‘医术小课堂’,我会经常讲用药常识。”
中午时分,乡亲们渐渐散去,张婶和李婶一起去给孩子抓药,路上有说有笑,比以前更亲近了。苏清鸢站在院子里,看着两人的背影,心里很是感慨——化解一场矛盾,不仅能让邻里关系更和睦,还能让乡亲们学到实用的知识,真是一举两得。
接下来的几天,苏清鸢又在“医术小课堂”上专门开了一节“家庭用药安全”课,详细讲解了常用药的储存方法、用药禁忌、过敏应急处理等知识,还现场演示了如何正确给孩子喂药、如何辨别药物有效期。乡亲们听得格外认真,不少人还做了笔记,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当场提问,课堂气氛十分热烈。
几天后,张婶家的孩子彻底好了,疹子全都消退了,又恢复了往日的活泼。张婶特意带着孩子和一篮子鸡蛋,来到苏清鸢家道谢:“清鸢姑娘,谢谢你救了我家娃,还让我和李婶和好如初。这鸡蛋你一定要收下,是我的一点心意。”苏清鸢笑着收下鸡蛋,叮嘱道:“以后照顾孩子,要是有什么不舒服,随时来找我。”
看着孩子蹦蹦跳跳的样子,苏清鸢知道,自己做的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她希望通过一次次的讲解和帮助,让乡亲们都能掌握正确的用药常识,减少因用药不当带来的伤害,让苏家村的邻里关系更和睦,让每个人都能健健康康地生活。夕阳下,苏清鸢收拾好“医术小课堂”的手册,心里充满了坚定——她会一直把用药常识普及下去,用自己的力量,守护好乡亲们的健康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