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 > 第452章 启程前的准备,带上“希望之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52章 启程前的准备,带上“希望之物”

九月二十二的清晨,靖王府的库房灯火通明,下人们捧着木箱来回穿梭,脚步轻快却井然有序——距离前往燕云的日子只剩一天,苏清鸢与萧玦正忙着清点最后一批物资,将那些能给燕云百姓带去希望的物件,一一打包整理。

苏清鸢站在库房中央,身前的长桌上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瓷瓶与药包,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草药香。她穿着一身便于行动的浅青色短打,袖子挽至肘部,正专注地将空间里的灵泉水倒入瓷瓶中。这些瓷瓶是她特意让工匠烧制的,瓶口配有磨砂木塞,既防漏又便于携带,瓶身还刻着“灵泉”二字,方便后续分发时辨认。

“春桃,把那边的甘草包递过来。”苏清鸢头也不抬地说道,指尖刚将一个瓷瓶灌满,晶莹的灵泉水在瓶中晃出细碎的光斑,带着淡淡的暖意——这灵泉水不仅能解渴,还能快速补充体力,若是遇到百姓中暑或脱水,一口下去便能缓解症状,是前往燕云的“救命水”。

春桃连忙捧着一摞药包走过来,看着桌上堆得像小山似的药材,忍不住感叹:“王妃,您这几天几乎没合眼,把空间里的药材都整理出来了,连太医院都未必有这么全的存货呢。”她伸手拿起一个药包,里面装的是晒干的柴胡,叶片完整,药香醇厚,显然是精心挑选过的。

苏清鸢笑着接过药包,将其与当归、黄芪等药材分类放好:“燕云那边缺医少药,这些常用药材得备足了。甘草能调和药性,柴胡能治风寒,当归能补血,都是百姓日常用得上的。”她顿了顿,又从空间里取出一个锦盒,打开后里面是数十颗晶莹的药丸,“这是之前研制的‘防风丸’,专门治风寒感冒,一颗就能见效,用蜡封好装在瓷瓶里,能保存大半年。”

整理完药材,苏清鸢又转向另一张长桌,桌上铺着几张泛黄的宣纸,上面画着密密麻麻的图样,正是她根据记忆绘制的“曲辕犁”与“龙骨水车”改良图纸。她拿起一支炭笔,在“曲辕犁”的犁铧处又添了几笔,轻声解释:“燕云多山地,普通的犁不好用,这曲辕犁轻便灵活,一个人就能拉动,还能深耕土地;龙骨水车不用靠人力踩踏,靠水流就能带动,既能灌溉田地,又能节省力气,刚好适合燕云的地形。”

旁边负责整理农具的老周凑过来,看着图纸上的水车,眼中满是惊讶:“王妃,这水车真有这么好用?要是能在燕云推广,百姓们种地就不用再靠天吃饭了!”

“肯定好用。”苏清鸢点头,又拿出几袋种子,袋面上分别写着“高产小麦种”“耐旱玉米种”,“这些种子是从太医院药圃里挑的,小麦种耐寒,玉米种耐旱,都是经过培育的高产品种。我还在种子里拌了少量灵泉水,能提高发芽率,等咱们到了燕云,先找块地试种,成功了再教百姓们种植。”

老周小心翼翼地接过种子袋,像捧着珍宝似的放进木箱里,嘴里不停念叨:“好,好,有了这些种子和农具,燕云的百姓肯定能有好收成!”

另一边,萧玦正在王府的演武场调遣暗卫与官员。百名精锐暗卫身着玄色劲装,手持长刀,整齐地站成十列,身姿挺拔如松,眼神锐利如鹰——这些暗卫都是跟着萧玦多年的亲信,不仅武艺高强,还擅长侦查与防御,是前往燕云的“安全屏障”。

“此次前往燕云,路途艰险,匈奴可能会在途中设伏,你们的任务是保护王妃与物资安全,同时侦查沿途的路况与敌情。”萧玦站在高台上,声音洪亮有力,“抵达燕云后,你们要分散到各个城镇,协助官员维持秩序,保护百姓不受匈奴袭扰,明白吗?”

“明白!”暗卫们齐声应答,声音震得演武场的旗帜微微晃动。

随后,萧玦又召来五十名干练官员,他们中有擅长治理民政的,有精通粮草管理的,还有熟悉军事防御的。萧玦将一份燕云地图铺在桌上,指着上面的城镇说道:“你们每人负责一个城镇,抵达后先清点当地的人口与粮食储备,登记流民信息,安抚百姓情绪。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上报,不可擅自做主。”

一位姓王的官员上前一步,拱手问道:“王爷,燕云的赈灾款与军粮已经备好,是否需要提前运往燕云的临时据点?”

“不用。”萧玦摇头,语气果断,“军粮与赈灾款由暗卫亲自押运,随车队一同前往。途中若遇到流民,可先分发部分粮食,既能安抚民心,也能避免粮食在临时据点积压变质。”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你们要记住,咱们去燕云是为了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不可欺压百姓,不可贪污赈灾款,若有违反,严惩不贷!”

官员们纷纷点头应下,眼中满是敬畏与坚定——他们早就听说过萧玦的公正严明,如今能跟着他去燕云做实事,心中既激动又自豪。

傍晚时分,苏清鸢终于整理完医疗工具。她坐在桌前,手里拿着一本刚写好的《基础急救手册》,手册的封面是用粗布缝制的,里面的字迹工整清晰,详细记录了外伤包扎、中暑急救、风寒治疗等方法,还配有简单的插图,方便百姓理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