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 > 第460章 改革军粮赈灾款制度,透明化管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60章 改革军粮赈灾款制度,透明化管理

十二月初的蓟州,寒风卷着残雪,临时王府的公务厅内却气氛凝重。萧玦坐在主位上,面前摊着两份厚厚的卷宗——一份是边防军军粮短缺的调查报告,一份是各州县赈灾款挪用的举报记录。卷宗上密密麻麻的红笔批注,记录着桩桩件件的贪腐事实,看得他眉头紧锁,周身的气压低得让人喘不过气。

“赵虎克扣军粮,导致士兵们连饱腹都成问题;蓟州下属的清河县,县令挪用赈灾款修缮自己的府邸,流民们至今住在破庙里……”萧玦手指重重敲击着桌案,声音里满是压抑的怒火,“这些人把军粮和赈灾款当成了自己的私产,把士兵的死活、百姓的苦难抛在脑后,若不彻底改革制度,就算严惩了这一批,还会有下一批!”

坐在下首的王大人连忙起身,拱手道:“王爷所言极是。之前的制度确实有漏洞,军粮由州县官员中转,赈灾款由地方自行发放,缺乏有效的监督,才给了这些贪官可乘之机。只是不知王爷打算如何改革,下官定当全力配合。”

萧玦抬眸,目光扫过厅内的官员,语气坚定:“本王的想法是,军粮和赈灾款的管理,必须做到‘直接对接、全程监督、公开透明’,从根源上杜绝贪腐。”

他先是拿起军粮短缺的调查报告,缓缓说道:“关于军粮发放,本王决定废除州县官员中转的制度,改由王府亲信直接对接军营。具体来说,就是在蓟州设立‘军粮调配司’,由福伯担任司长,负责统筹军粮的采购、储存和运输;每个军营设立‘军粮接收官’,由暗卫中挑选可靠之人担任,负责核对军粮数量、质量;每一笔粮食的领取、分发都要详细登记在册,士兵领取军粮时需签字确认,确保粮食足额发放到每个人手中。”

福伯是跟着萧玦多年的亲信,为人正直,做事严谨,之前负责王府的物资管理从未出过差错。听到萧玦的安排,他立刻起身领命:“王爷放心,老奴定当管好军粮,绝不让一粒粮食被克扣!”

萧玦点点头,又拿起赈灾款的举报记录:“至于赈灾款的使用,本王决定在各州县设立‘百姓监督会’。监督会由当地的乡老、村民代表组成,人数不少于五人,必须是百姓公认正直、有威望的人;赈灾款的发放标准、发放对象、使用明细,都要先经过监督会审核,审核通过后才能执行;每一笔开支都要张榜公示在州县的显眼位置,公示期不少于三天,若百姓有异议,可随时向监督会或王府举报。”

“另外,本王会派巡查官,每个月去各州县巡查一次,核对赈灾款的账目与公示情况,若发现有官员挪用、克扣,或监督会不作为,一律严惩不贷!”萧玦补充道,语气里的威严让官员们不敢有丝毫懈怠。

制度定下后,萧玦立刻安排人手执行。福伯当天就带着亲信接管了蓟州的军粮仓库,清点库存、核对账目,将之前被克扣的军粮一一补上;王大人则带着官员们前往各州县,协助组建百姓监督会,指导监督会成员熟悉审核流程与公示要求。

苏清鸢也主动提出帮忙,她设计了军粮领取登记表和赈灾款公示表,表格上详细列出了姓名、数量、用途、时间等信息,清晰明了,方便士兵和百姓查看。“这样一来,每一笔物资的去向都有据可查,就算有人想贪腐,也无从下手。”苏清鸢将表格递给萧玦,笑着说道。

萧玦接过表格,看着上面细致的设计,眼中满是欣慰:“有你帮忙,这些制度推行起来会更顺利。”

半个月后,新的军粮发放制度率先在蓟州军营落地。这天清晨,福伯亲自带着军粮来到军营,军粮接收官当场清点数量、检查质量,确认无误后,在登记表上签字;士兵们排着整齐的队伍,依次领取军粮,每个人领取的粮食数量都清晰地写在登记表上,领取后需签字或按手印确认。

“以前领军粮,总是少那么一点,问起来就说路上损耗了,现在好了,不仅数量足,还能自己签字确认,再也不用担心被克扣了!”一个士兵捧着沉甸甸的粮袋,脸上满是笑容。其他士兵也纷纷点头,之前因为军粮短缺而低落的士气,渐渐高涨起来。

与此同时,各州县的百姓监督会也陆续组建完成,并开始履行职责。在清河县,百姓监督会第一次审核赈灾款的使用计划——县令原本打算用一部分赈灾款修缮县衙,被监督会驳回,要求将所有款项用于搭建流民安置点、购买过冬的棉衣和粮食。

“赈灾款是给百姓的救命钱,只能用在百姓身上!”监督会的乡老对着县令,语气坚定。县令看着监督会成员严肃的神情,又想到萧玦的严厉规定,只能放弃自己的打算,重新制定使用计划。

新的赈灾款使用计划审核通过后,立刻张贴在清河县的城门口。公示栏前围满了百姓,大家看着上面详细的开支明细——多少银子用于搭建安置点,多少银子用于购买棉衣,多少银子用于购买粮食,每一项都写得清清楚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