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三人再次驶向西郊陈塘村。与昨日的晴空万里不同,今日天色有些阴沉,灰白的云层低垂,压得人有些喘不过气。车内的气氛也迥然相异,墨小雨的存在像一枚投入静湖的石子,彻底打破了苏念和钟浩然之间惯常的沉默。
墨小雨一上车就没闲着。她打开那个沉重的金属行李箱,里面并非钟浩然臆想的“砖头”,而是分门别类、安置得井井有条的各种奇特工具。有造型古朴精致的罗盘、刻满符文的铜尺、一叠叠绘制好的符箓、几件小巧却结构复杂的机械装置,甚至还有一些用特制玉瓶封存的药粉和液体。整个箱子内壁似乎还铭刻着细密的阵纹,隐隐有能量流动的微光。
“哇哦,你这百宝箱够专业的。”钟浩然忍不住探头,语气里带着惊叹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羡慕。
“那当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嘛。”墨小雨得意地扬了扬下巴,手指轻抚过箱内一件件工具,如同将军检视自己忠诚的士兵。她取出一个约莫巴掌大小、非金非木、色泽暗沉的黑褐色罗盘,罗盘天池深邃,指针并非寻常钢铁,而是一种泛着幽蓝光泽的特殊金属,周围的圈层刻度也比普通罗盘繁复精密数倍。“这是我墨家特制的‘山河盘’,对地气磁场的感应比普通罗盘敏锐百倍,更能抵御一定程度的外力干扰。”
她又拿出几枚巴掌大小、薄如蝉翼的玉符,玉质温润,上面用朱砂绘制着极其复杂的符文,符文笔触间似乎有灵光隐隐流动。“这是‘探地符’,打入地下,能感知一定深度内的地脉流转和气机聚散。”
最后,她取出一个看起来颇具科技感的单眼目镜,戴在右眼上,镜片边缘有微弱的蓝色指示灯闪烁。“简易版‘望气目镜’,结合了墨家机关术和现代光学技术,能辅助观测气场流动和能量光谱。老祖宗的手艺加上点现代小改进,效果拔群。”
钟浩然看得眼花缭乱,咂舌道:“你们相字脉的家伙,装备都这么……超前吗?”他感觉自己平时用的桃木剑、符纸简直像是原始人的工具。
墨小雨嘿嘿一笑:“与时俱进嘛。风水地气也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用点科技手段辅助观测和理解,很正常。老祖宗的东西是根基,但不能固步自封。”她调整了一下望气目镜,看向车窗外飞速掠过的景色,语气渐渐认真起来,“地气的流动……果然越来越不对劲了。”
苏念从后视镜看了她一眼:“接近陈塘村了。”
车辆驶入通往陈塘村的道路,那股异样的“富庶”气息再次扑面而来。墨小雨透过目镜仔细观察,眉头越皱越紧:“金光浮于表面,其下浊气暗涌,沉滞不堪……像是给一个病入膏肓的人硬生生涂上了一层厚厚的胭脂,虚胖而脆弱。这地气被催谷得太厉害,简直是在涸泽而渔。”
车再次停在村口那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下。三人下车,墨小雨立刻举起定星盘,只见盘面上的幽蓝指针微微震颤,并非指向正南磁极,而是呈现出一种极小幅度的、持续不断的摇摆,仿佛被两种力量拉扯着。
“磁极受到干扰,地脉不稳。”她沉声道,又戴上望气目镜环视整个村庄,“气场流向很混乱,看似蓬勃旺盛,实则无根无基,所有生气都被强行引导、汇聚向一个方向……”
“老坟山?”苏念问。
“十有八九。”墨小雨点头,目光投向村庄后方那座郁郁葱葱的山峦,“走,上山看看。那里才是关键。”
他们依旧没有进村打扰村民,而是绕过村舍,沿着田间小路直接前往老坟山。越靠近山脚,墨小雨手中的山河盘震颤得越发明显,指针的摆动幅度也逐渐增大。
山脚下,墨小雨停住脚步,面色凝重:“好强的扭曲力场。这里的磁场混乱程度远超寻常,地气被强行拘束、改道,像是被一个无形的漩涡强行吸扯上山。”她蹲下身,用手指捻起一点泥土放在鼻尖嗅了嗅,又用望气目镜仔细观察,“土色看似肥沃,却隐含着一丝不该有的阴腐之气。草木异常茂盛,但其生机并非自然勃发,倒像是……被某种东西催生出来的,透支了潜力。”
她站起身,从箱子里取出那几枚探地符,默念咒诀,手指轻弹,玉符化作数道流光,悄无声息地没入地面不同方位。“我们先上去,让符箓先探探地下浅层的气脉走向。”
三人开始登山。山路蜿蜒,两侧树木灌草果然如老者所言,长得极其茂密旺盛,几乎遮蔽了天空,使得林间光线昏暗,气氛压抑。空气异常潮湿闷热,弥漫着一种类似于温室大棚里那种过于浓烈的、令人不太舒服的植物气息,还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难以言喻的腐朽味道。
墨小雨手中的山河盘此刻已经不再是轻微震颤,指针开始不规则地左右摇摆,时而急速旋转小半圈,又猛地弹回。
“小心,”她低声警告,“地气紊乱至极,干扰很强。”
来到山腰处那片老坟地,眼前的景象更是印证了异常。墓碑陈旧,不少已经残破歪斜,看上去荒废已久,但坟头及其周围的野草却长得近乎疯狂,深绿发黑,高可及膝,将许多坟茔都淹没其中。几棵歪脖子老树枝杈虬结,树冠遮天蔽日,树根粗壮异常,如同巨蟒般凸出地面,紧紧缠绕着一些老坟,给人一种强烈的侵略感和窒息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