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带来的沉重忧思尚未完全散去,网络上针对时味居的暗流涌动又添新愁。面对“寰宇餐饮”指使水军发起的、针对食材品质的隐晦攻击,姜小勺与林薇商议后,决定采纳“主题品鉴会”的策略,用事实粉碎谣言。
品鉴会的主题定为“时味本源·食材品鉴”,重点展示时味居对食材品质的极致追求。姜小勺打算有限度地使用来自盛唐和北宋的“特殊渠道”食材,以其无可挑剔的品质作为最有力的回应。邀请名单由林薇精心拟定,包括了本地最具公信力的几位美食评论家、德高望重的老饕、以及部分忠诚度极高的老顾客。
为了这次品鉴会,姜小勺再次动用宝贵的时空积分,从【大明金陵河岸】节点采购了【钟山春笋】和【玄武湖清水虾】,又从【盛唐长安郊野】补了一些【终南山珍稀野菜】。看着积分如流水般消耗,姜小勺肉痛不已,但想到此举关乎小店存亡,也只能咬牙坚持。
品鉴会当天,时味居再次精心布置,氛围雅致。受邀嘉宾陆续到场,其中不乏之前对网络上质疑声音将信将疑者,他们都想亲眼见证、亲口品尝,时味居的食材是否真如传闻中那般不凡。
姜小勺身着整洁的厨师服,神情自信从容。他没有过多寒暄,直接进入主题,首先展示并介绍了今天将会用到的几种核心食材——那青翠欲滴、形态古朴的野菜;那银光闪闪、鲜活弹跳的清水虾;那洁白如玉、笋衣紧裹的春笋。
光是这些食材的卖相,就让在场的行家们眼前一亮。那野菜的香气纯粹而浓郁,带着山野的气息;那清水虾通体透明,活力十足;春笋更是仿佛刚从晨雾中的竹林里挖出,鲜嫩得能掐出水来。仅凭视觉和嗅觉,就已先声夺人。
“姜老板,这些食材……似乎并非本地常见品种?”一位戴着金丝眼镜、以挑剔着称的美食评论家扶了扶眼镜,好奇地问道。
姜小勺早已准备好说辞,微笑道:“李先生好眼力。这些食材确实来自一些生态环境极佳、保留了原始物种特性的特殊产区,是我们费尽心力才找到的合作渠道,产量极其有限,只为保证菜品最本源的味道。”他这话半真半假,既解释了食材的特殊性,又模糊了具体来源,将重点引向对“本味”的追求。
接下来是品鉴环节。姜小勺使出了浑身解数,用这些时空食材烹制了几道极致简约、旨在凸显食材本味的菜品。
【清炒终南山野菜】:只用少许盐和蒜蓉快火急炒,野菜的脆嫩清甜展现得淋漓尽致,毫无寻常野菜的涩味。
【泉水灼玄武湖虾】:仅用清冽山泉水灼熟,虾肉紧实Q弹,自带一股难以言喻的甘甜,蘸一点点姜醋,便是无上美味。
【鸡油焗钟山春笋】:选用肥鸡熬出的金黄鸡油,与切成滚刀块的春笋一同小火慢焗,笋块吸饱了鸡油的丰腴,却依旧保持了自身的清鲜脆嫩,口感层次极为丰富。
当这些菜品被端上桌时,那纯粹而霸道的香气便已征服了所有人。嘉宾们细细品尝,脸上纷纷露出惊叹和满足的神情。
“妙!太妙了!”那位挑剔的李评论家激动地拍案道,“这野菜的香气,这虾肉的甜度,这春笋的鲜嫩……绝非普通市售食材可比!姜老板,你这‘特殊渠道’,果然名不虚传!之前网络上那些关于食材品质下降的言论,简直是无稽之谈!”
其他嘉宾也纷纷附和,赞不绝口。事实胜于雄辩,时味居的食材品质,不仅没有下降,反而达到了一个令人惊叹的新高度!之前水军散布的阴霾,在这场品鉴会上被驱散得一干二净。
然而,就在品鉴会气氛达到高潮,众人推杯换盏、言谈甚欢之际,一个意外的小插曲发生了。
苏轼作为时味居的“文化顾问”和“活招牌”,自然也出席了品鉴会。他今日心情极好,与几位谈得来的老饕相谈甚欢,不免多饮了几杯林薇特意准备的、度数不低的陈年花雕酒。苏东坡本就豪放善饮,但这现代提纯技术的酒液后劲远超他想象,几轮下来,他已有了七八分醉意。
酒劲上涌,苏轼的诗兴与豪情也愈发澎湃。他端着酒杯,站起身来,环顾四周,看到满座宾客对他(和时味居)的赞赏,想到自己在这异时空的奇妙际遇,胸中块垒与畅快交织,忍不住便要即兴赋诗一首。
“诸位!”苏轼朗声开口,声音洪亮,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今日佳肴美酒,群贤毕至,苏某不才,愿赋诗一首,以助酒兴!”
众嘉宾纷纷叫好,期待这位“苏顾问”又能带来何等惊才绝艳的诗句。
苏轼清了清嗓子,酝酿情绪,开口吟道:“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正是他那首脍炙人口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他声音慷慨激昂,将词中的豪迈不羁、壮志雄心演绎得淋漓尽致。在场的嘉宾虽然大多知道这首词,但亲耳听到一位气度如此不凡、仿佛从历史中走出的“苏东坡”本人,在这种情境下声情并茂地吟诵,那种震撼是无与伦比的!不少人激动得站了起来,屏息静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