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石一号”发布会上的高光时刻尚未在财经版块冷却,孙副总釜底抽薪的致命一击已让仓库堕入冰窟。银行信贷冻结,现金流命脉被瞬间掐断。量产三千万颗芯片所需的庞大资金,如同横亘在“智伞”面前的、燃烧着烈焰的万丈深渊。
高炉预热:硅基圣火的煎熬
晶圆代工厂的无尘车间内,恒温恒湿的环境下,弥漫着无形的焦灼。预热炉的指示灯稳定地亮着幽蓝的光,庞大的晶圆载具在轨道上缓缓移动,为即将到来的光刻蚀刻流程做着最后的准备。预热,是芯片量产流程的序幕,一旦启动,产线便如同开弓之箭,每分每秒都在燃烧着天价的机时费用。
“陈总,预热程序已启动72小时。”代工厂客户经理的声音透过加密线路传来,带着程式化的冰冷,“根据合同,预热阶段机时费按正常流片的30%计费,每小时8万美元。如72小时内无法支付流片预付款并确认订单,预热终止,已产生的机时费及违约金需贵司承担,且未来半年内产能不予保留。”
电话挂断,仓库里只剩下服务器风扇单调的嗡鸣,以及那巨大倒计时牌上鲜红数字跳动的滴答声——68:15:22。每一秒,都意味着近2000元人民币化作青烟!每一秒,都让“磐石一号”量产的希望变得更加渺茫!
赵工和方哲团队如同困兽,在技术区里徒劳地尝试着最后的优化。
“降压降频方案验证通过!峰值性能损失15%,但热稳定性达标!”工程师的声音带着一丝绝望的振奋。
“异构计算架构设计完成!用通用CPU分担部分非核心证明任务,理论可再提升10%有效算力!”方哲的声音嘶哑。
然而,这些技术上的挣扎,在冰冷的资金铁幕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没有钱,再完美的优化方案也无法投入生产。高炉在预热,硅基的圣火在煎熬,仓库里的空气却冷得刺骨。
资本的冰原:白衣骑士的失约
苏蔓几乎将通讯录打爆,声音早已沙哑。
“张总…是,发布会您也看了,‘磐石一号’前景…”
“李董,我们只需要一笔过桥贷款,银行解冻后立刻…”
“王总,林薇总那边也在全力斡旋,青云B轮…”
回应她的,是资本寒冬里彻骨的冰风。
“苏总啊,不是不看好你们,实在是宏远那边放出话了,谁这时候帮‘智伞’,就是跟宏远过不去!孙副总在圈内…能量不小啊!”
“现金流都冻结了,风险太大!等银行那边明朗了再说吧!”
“林薇?她现在自身难保!青云内部对这次投资分歧很大,听说孙副总联合了几个大LP(有限合伙人)在施压!”
一个个曾经表达过兴趣的“白衣骑士”,在宏远资本的阴影和银行冻结的威慑下,纷纷退缩、失约。苏蔓手中的潜在投资人名单,被一个个划掉,最终只剩下寥寥几个实力有限、犹豫不决的名字。
“毒丸计划(股权摊薄)”的法律文件静静地躺在桌上,像一件无用的铠甲。没有新的投资人进入,毒丸就失去了发射的目标。它只能被动防御,却无法主动击退围城的强敌。
资本的冰原,冻结了所有可能的援手。
铁军无泪:薪火相传的战场
仓库一角的“铁军工坊”里,气氛压抑却异常专注。没有了往日的呼喝,只有螺丝刀拧动、电烙铁焊接的细微声响和机箱风扇的低鸣。
刘强赤着上身,古铜色的皮肤上油汗交织,他正小心翼翼地拆卸着一台刚从老王驿站搬回来的、风扇狂转濒临崩溃的服务器。
“强哥…这玩意…真能修?”一个年轻的队员看着主板上密密麻麻的电容电阻,咽了口唾沫。
“不修,等着它彻底报废,让技术部那帮兄弟拿头去算芯片?”刘强头也不抬,用热风枪精准地吹下一个鼓包的电容,“看见没?电源管理模块老化,电容爆了。换掉就好!驿站那些老电脑也一样,清灰,换硅脂,检查电容!让它们多撑一天,就是给技术部多挣一天时间!”
他放下工具,目光扫过工坊里埋头苦干的队员们。有人笨拙地给驿站电脑清灰,有人对照着图纸学习更换电源,还有归队的老黑,正咬着牙,用缠着纱布的手(吼守则时受的伤)练习焊接一个简单的稳压电路。汗水顺着他们的额头流下,滴落在冰冷的电路板上。
“兄弟们,”刘强的声音低沉,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咱们‘铁军’,以前守的是‘快’,是配送的命。现在,平台要守的命,是那颗叫‘磐石’的芯片!是技术部那帮兄弟熬红的眼!”
他拿起一块刚刚修好的服务器电源板,掂了掂:“咱们没本事去搞几千万的融资,也没本事去跟银行拍桌子。但咱们有这双手!能修电脑,能清灰,能让这些不值钱的破铜烂铁多喘口气!让它们多算一点,技术部的兄弟就少熬一点夜,那颗芯片就多一分活的希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