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商海纵横128计定乾坤 > 第194章 刚柔并济——当制度遇见人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94章 刚柔并济——当制度遇见人性

初步建立的国际化治理体系,如同为“智伞”这艘开始远航的船只配备了精密的导航仪和操作手册,让总部与区域团队之间的权责清晰,信息流通,风险可控。东南亚市场的几个新项目,在规则的框架下平稳推进,似乎一切都走上了正轨。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却将这看似稳固的体系冲击得摇摇欲坠,也迫使陈默和管理层去思考,冰冷的制度之外,那些无法被条文涵盖的,关于人性、信任与领导力的部分。

危机爆发于越南胡志明市。负责越南业务的年轻区域总监王磊,是公司内部提拔的佼佼者,干劲十足,对“智伞”的文化和价值理念高度认同。为了快速打开市场,拿下一个关键的咖啡豆溯源项目,他在巨大的业绩压力和对成功的渴望驱使下,做出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决策。

他没有严格按照《权责手册》的要求,将一份涉及数据使用范围的补充协议上报总部法务审核。这份协议由客户提出,条款看似细微,实则隐含了允许客户在特定情况下将部分脱敏数据用于其内部模型训练的权限。王磊凭借自己的技术背景判断,认为数据已脱敏,风险可控,且上报审批流程至少需要一周,可能会错失签单的最佳时机。在客户“不签就找别家”的最后通牒下,他怀着侥幸心理,越权签署了协议。

项目初期进展顺利,但三个月后,问题爆发。该客户的一名前员工在社交媒体上披露,利用从“智伞”平台获取的脱敏数据(结合其他数据源),可以反向推断出某些特定咖啡合作社的产量波动情况,涉嫌不正当竞争。消息一出,迅速在越南本地咖啡行业引发轩然大波,几家与“智伞”合作的合作社情绪激动,认为利益受损,威胁要终止合作并诉诸法律。媒体的负面报道接踵而至,“智伞信任”的招牌在越南市场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

消息传回总部,如同投下了一颗炸弹。

法务部门首先炸了锅:“这是严重违规!明确违反数据安全红线和我们与客户之间的主协议!王磊他哪来的胆子?!”

林薇又惊又怒:“我们辛辛苦苦在东南亚建立起来的信任,眼看就要被他一个人毁了!必须立刻严肃处理,以儆效尤!”

刘强则痛心疾首:“王磊是我看着成长起来的,一直表现很好,怎么会犯这种原则性错误?”

压力瞬间汇聚到陈默身上。按照刚刚建立的《国际化业务权责手册》和《员工奖惩条例》,王磊的行为属于“重大违规并造成严重商业损失和声誉风险”,毫无疑问应该立即免职,甚至追究其法律责任。这似乎是一个再清晰不过的裁决。

然而,陈默并没有立刻下达处理决定。他让助理调来了王磊入职以来的所有绩效记录、360度评估报告,以及这次越南项目的全部往来邮件和沟通记录。他单独约谈了与王磊共事过的几位同事,包括曾在泰国项目与他并肩作战的李明。

深入了解后,一个更复杂的图景浮现出来。

王磊并非莽撞或自私之人。他技术过硬,对业务充满热情,在团队中口碑甚佳。此次违规,确有客观原因:总部为越南市场设定的业绩指标偏高,而当地竞争异常激烈;那个客户极其重要,是打开市场的关键枢纽;在签署协议前,他曾试图通过邮件向总部法务咨询,但未得到及时回复(后查实是因时差和人员休假导致延迟);他本人也反复研读过数据安全条款,自认为已采取足够脱敏措施,风险极小。

“他犯了错,大错特错。”李明在谈话中对陈默说,“但陈总,我觉得他本质上不是想背叛公司,而是太想做成这件事,太相信自己的技术判断,低估了潜在的风险。有点像……有点像我们当年为了赶华商银行的进度,也差点在测试覆盖率上妥协。”

李明的话,触动了陈默。他回想起“智伞”一路走来的历程,有多少次,正是靠着团队成员这种超越常规的投入和担当,才攻克了一个个看似不可能的难关?制度是为了防范风险,但制度的刚性,是否会扼杀那种在混沌中开辟生路的创业精神?尤其是在远离总部、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上。

如何处理王磊,不仅仅是对一个个体的奖惩,更是对“智伞”整个管理哲学和文化的一次拷问:在制度与人性、规则与担当、控制与信任之间,究竟该如何权衡?

陈默召开了紧急的国际化业务委员会扩大会议。他没有一开始就抛出自己的看法,而是让所有与会者,包括情绪激动的法务负责人,都充分陈述了观点。

激烈的辩论持续了整整一个下午。支持严惩的一方认为,制度刚建立,必须立威,否则后患无穷;同情王磊的一方则认为,应该考虑其动机和过往贡献,给予改正机会。

在所有人充分表达后,陈默终于开口。

“王磊违反了制度,这是事实,必须受到严厉的处罚。”他首先定调,语气不容置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尤其是在涉及数据安全和客户信任的底线上,没有任何借口。这一点,必须让全公司所有人都清清楚楚地看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