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大秦总工她只想搞事业 > 第183章 水能载舟,亦能…煮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83章 水能载舟,亦能…煮粥!

最终的新生名单,盖上少府和大秦皇家学院联合大印的那一刻。

顾念一感觉自己像是完成了一个史诗级任务。

接下来,

就是将这些承载着希望与变革的“录取通知书”,送到那些被选中的学子手中。

这又是一件开天辟地头一遭的事情。

顾念一再次发挥了她“折腾”的本事,要求每份通知书必须使用最上等的纸。

由专门选拔出来的、字迹工整优美的文书吏员,用统一的格式和措辞誊写。

内容包括学子姓名、籍贯、被录取的学院、报到时间、地点。

以及一些勉励的话语和基础的入学须知。

“务必庄重,体现皇家气度!但不能太过死板,要让人感受到学院的开放与活力!”

顾念一对着负责此事的温钊和一群文书吏反复强调。

文书吏们面面相觑,既要庄重又要活力?这尺度可真难拿捏。

最终,在顾念一的“指导”下。

一份份兼具秦朝公文规范与些许新意的录取通知书被制作出来。

盖上火漆印,由专门的驿卒快马加鞭送往帝国各地。

可以想象,当这些制作精良、内容新奇的通知书送达时。

在各郡县、在各乡里引起了怎样的轰动。

勋贵之家或许只是觉得荣耀与新奇。

但对于那些寒门子弟,尤其是那几个幸运被选中的女子及其家庭来说。

这薄薄的一张纸,不亚于一道改变命运的曙光。

【嘿嘿,知识改变命运,古人诚不欺我!这种感觉,比当年我自己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还爽!】

她美滋滋的想着,成就感爆棚。

不过,她的“折腾”并未停止。

招生大事已定,学院开学典礼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备。

她的注意力便再次完全集中到了墨家工坊的军备研发上。

灌钢法虽然成功了,但产量低、成本高,根本无法满足大规模装备军队的需求。

看着墨家弟子们轮动大锤,汗流浃背地反复锻打那些好不容易炼出来的钢胚,顾念一急得直挠头。

【这效率也太低了!纯靠人力,猴年马月才能武装起一支军队?得想个办法提升生产效率!生产力决定战斗力啊!】

她泡在工坊里,看着工匠们劳作,看着河边那哗啦啦流淌、永不停歇的渭水支流,脑子里反复琢磨着“动力”二字。

蒸汽机?想都别想,那玩意儿太超纲。

风力?不稳定。

畜力?现在耕牛和战马都紧缺……

“水…水…”她盯着河水,喃喃自语。

【水能载舟,亦能…煮粥?不对!亦能覆舟?也不对!水能…做功!对了!水力!利用水力!】

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她的脑海!

她猛地一拍大腿,把旁边正在研究连弩卡壳问题的墨家弟子吓了一跳。

“相里先生!相里先生!”顾念一兴奋地冲到相里勤面前,手舞足蹈地比划。

“我们能不能利用水流的力量?就像水碓(duì)舂米那样!”

“但是用来…用来锻打!对!造一个巨大的水轮,利用水流冲击让它转动,然后通过连杆和转轴,把旋转的力量变成上下捶打的力量!”

“这样不就省了人力,还能日夜不停地干活吗?!”

她一边说,一边捡起一根木炭。

在地上飞快的画起了简易示意图——一个巨大的立式水轮,连着复杂的连杆和曲轴。

最终带动一个巨大的锤头,一下一下地砸向下面的铁砧。

相里勤和周围的墨家弟子们都围了过来,看着地上那潦草却意图明确的图画,一个个眼睛都瞪大了。

水碓他们是知道的,但将这种原理用于需要精准控制的金属锻打?

“顾少府…此物…结构如此复杂,水势缓急如何控制?

锤击力度如何保证均匀?万一失控…”相里勤提出了技术人员的合理担忧。

【哎呀,先解决有无问题嘛!精度可以慢慢调!】

顾念一心里着急,嘴上却鼓励道:

“先生,万事开头难!我们不求一开始就完美,只要它能动起来,能代替一部分人力,就是巨大的成功!我们可以先做个小的模型试试看?就在这小河边上!”

她被这个想法激动得不行,仿佛已经看到了无数水力锻锤在河边林立,叮叮当当日夜不休地为大秦锐士锻造精良兵甲的壮观场景。

说干就干!在顾念一的“怂恿”和“画大饼”下,墨家弟子们的技术之魂也被点燃了。

他们立刻投入到“水力锻锤”的研发中。

过程自然也是曲折又充满笑料的。

第一次试验,用木头做的小模型水轮,刚被水流推动转了没几圈,连杆就“咔嚓”一声断裂,木屑飞得到处都是。

第二次,改进了连杆结构,结果传动比没算好,那小小的模型锤头上下翻飞,快得出现了残影,差点把作为铁砧的石头砸崩,引得众人惊呼后退。

第三次,好不容易速度和力度稳定了些,结果固定水轮的支架又被湍急的水流冲垮了,整个模型散架,顺着河水飘走了,几个墨家弟子差点没哭出来。

顾念一也跟着揪心,但她始终坚信方向是对的。

她和墨家弟子们一起泡在河边,研究水流速度,计算齿轮传动比,加固支架,调整锤头重量……

她负责提出“需求”和“概念”,墨家弟子们则负责将其转化为可行的“技术实现”。

就在他们跟“水力锻锤”死磕的时候,灌钢法的改进也有了新思路。

顾念一模糊记得好像有一种叫“水排”的东西,可以用来给冶炼炉鼓风,能大大提高炉温。

她又把这个想法抛给了相里勤。

“利用水力…鼓风?”相里勤觉得自己的认知再次被刷新。

但有了水力锻锤的铺垫,他这次接受得快多了。

很快,一组墨家弟子又开始尝试制作利用水轮转动带动皮囊鼓风的装置。

学院开学典礼的日子一天天临近,咸阳城变得越来越热闹。

各地被录取的学子,在家人的陪伴或独自一人,开始陆续抵达咸阳。

他们穿着各异,口音不同,有的乘坐马车,有的徒步而来,但脸上都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和一丝忐忑。

咸阳的客栈顿时紧俏起来,市井间谈论最多的话题,也变成了这所前所未有的“皇家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