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大秦总工她只想搞事业 > 第200章 嬴政感觉,这咸阳宫,怕是难得清静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0章 嬴政感觉,这咸阳宫,怕是难得清静了。

嬴政正在听一名郡守汇报当地民情。

耳边突然闯入“用户体验”、“金主爸爸”等词,让他微微分神。

他看了一眼下方侃侃而谈、却有些空泛的郡守,突然开口道:

“爱卿治下,黔首对近日推广之新式耧车,可有议论?是觉便利,还是嫌繁难?”

那郡守一愣,显然没准备这个问题,支吾道:

“呃……百姓……百姓自是感念陛下恩德……”

嬴政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他突然觉得,顾念一那个“反馈表”,或许没那么离谱。

冯劫最终被顾念一说服,或者说被她的热情打败。

同意将“匿名反馈”作为试点期间的辅助考察手段。

他回到御史台。

看着案头堆积如山的、需要他审核签发的各种新规章流程文书,

长长叹了口气。

这御史大夫,当得可比以前操心多了。

萧何估计是最心累的一个。

学院如今是真正的“百家争鸣”,同时也百家“争吵”。

萧何每天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调解这些争执、平衡各方利益上。

虽然过程极其耗费心力。但也总能找到各方都能接受的折中方案。

“萧先生,”顾念一有时会跑来给他打气(添乱)。

“我看您太辛苦了,要不我们搞个‘院长接待日’?或者设立一个‘学生议事会’,让学生们也参与管理,分担一下?”

萧何看着顾念一眼中“我又有个好主意”的光芒,连忙摆手:

“顾先生,此事容后再议,容后再议!眼下诸事纷杂,还是先求稳定为好。”

他真怕顾念一再搞出什么新机构,那他真的要累死在任上了。

【萧何大佬是真劳模啊,啥事都能摆平!就是太保守了点,不敢放开手脚改革管理制度……】

顾念一内心惋惜。

嬴政对萧何的办事能力极为满意,听到顾念一的心声,不禁暗想:

若非萧何执掌学院,依着顾念一那跳脱的性子,只怕学院早已鸡飞狗跳。

稳中有进,方是正道。

宣抚司的工作与“精准扶贫”试点结合后,吕雉是如鱼得水。

她派出的宣抚司属吏,化身“民情观察员”,深入乡里。

不仅收集对帮扶政策的反馈,更留意地方官吏在执行过程中是否有阳奉阴违、欺上瞒下的行为。

这些信息,被她整理成简洁明了的简报,直接呈送嬴政和同步给顾念一、冯劫等人。

“吕姐姐,你这信息太及时了!”

顾念一看着吕雉送来的简报。

上面提到泾阳县某个小吏试图在登记贫困户籍时索要好处。

被“三方核验”机制挡住,灰溜溜作罢。

“看来咱们设计的流程还是有点用的!

吕雉微微一笑,凤眼中闪过一丝锐利:“魑魅魍魉,总会有的。有了规矩,便有了对付他们的利器。”

她享受这种将权力和谋略用于实处,并能清晰看到成效的感觉。

两个试点县的情况,意料之中的一好一坏。

泾阳县还好,靠近咸阳,官吏相对规矩。

农技社弟子到达后,虽然一开始被一些老农质疑“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但当他们亲手用新式耧车演示播种,效率远超人工撒播时,质疑声变成了惊叹声。

帮扶工作初步推开,虽然缓慢,但也还算是顺利。

云阳县则麻烦得多。

地处偏远,民风更显闭塞,当地一些胥吏习惯了过去的作风。

对这套繁琐的“登记-核实-帮扶”流程十分抵触,认为是多此一举,甚至暗中阻挠。

“王县令!此事绝非儿戏!”

云阳县丞对着县令抱怨:

“如此兴师动众,就为了管那些穷哈哈的破事?还要我们配合那些乳臭未干的农家小子?这成何体统!”

王县令是个谨慎的中年人,他捻着胡须,愁眉不展:

“上命难违啊……况且,听说这是陛下亲准的试点,冯大夫的御史台都盯着呢……”

“盯着又如何?天高皇帝远!咱们阳奉阴违,他们还能天天盯着不成?”

就在县丞打着小算盘的时候。

宣抚司的“民情观察员”和冯劫派出的监察御史,几乎同时抵达了云阳县。

他们没有大张旗鼓,而是直接深入乡里,走访那些据说被登记在册的贫困农户。

很快,一份关于云阳县丞消极怠工、甚至暗示胥吏刁难农技社弟子的报告,就摆在了嬴政的案头。

冯劫动作迅速,立刻行文申饬云阳县丞。

并警告王县令若再督导不力,一并问责。

同时。

吕雉的宣抚司属吏也在乡间积极宣传新政,告知百姓若有冤屈或官吏不法,可通过特定渠道举报。

压力瞬间到来。

王县令吓出了一身冷汗,再也不敢怠慢,立刻雷厉风行地整顿吏治,强力推行试点政策。

那县丞也偃旗息鼓,老老实实配合起来。

农技社的弟子们得以放开手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