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没说话,只是指尖在龙椅扶手上轻轻叩击,节奏与殿外的漏刻声渐渐合拍。他看到李杰站在群臣对立面,青袍单薄却脊背挺直,眼里的光比金砖还亮 —— 这眼神,像极了当年渭水之盟时,自己面对突厥大军的模样。
“传尉迟恭。” 李世民突然开口,漏刻的 “滴答” 声在殿内格外清晰。
尉迟恭从武将队列里走出,玄甲上的寒光逼得文官们下意识后退。他单膝跪地时,甲片碰撞的脆响惊得香炉里的灰都跳了跳:“臣在。”
“你常去禁苑,可知纱帐内是何物?” 李世民的目光落在他身上,带着审视。
尉迟恭抬头,目光扫过萧瑀紧绷的脸,朗声道:“回陛下,臣亲眼所见,纱帐内皆是幼苗,叶呈锯齿,茎带紫晕,与李大人手中叶片一致。且臣闻其味,有辛辣气,确与西域胡椒相似。” 他顿了顿,补充道,“李大人每日亲自照料,松土、喷水、调温,实为农桑之事,未见半分妖术。”
萧瑀气得浑身发抖,指着尉迟恭:“你…… 你与他勾结! 禁苑侍卫明明说有绿光……”
“那是油灯照在纱帐上的反光。” 尉迟恭面无表情地打断,“臣查过,李大人为防幼苗冻伤,夜里会点油灯增温,纱帐轻薄,故而透光。至于红疹,实为蚊虫叮咬,臣已让太医查验,与幼苗无关。”
附和的大臣们顿时哑了火,工部尚书悄悄往后缩了缩,差点踩到礼部侍郎的鞋跟。裴矩捋着胡须,眼里闪过一丝笑意 —— 萧瑀想拿胡椒说事,却忘了尉迟恭是陛下最信任的人。
李世民终于站起身,龙袍的下摆扫过金砖,带起细小的尘。他走到李杰面前,接过那片胡椒叶,指尖轻轻拂过锯齿边缘:“此物若真是胡椒,何时能结果?”
李杰心头一振,知道关键时刻来了:“回陛下,悉心照料,来年便可挂果。届时,大唐百姓皆能用上本土胡椒,无需再依赖西域,岁入可增三成不止。” 他故意加重 “岁入” 二字,眼角的余光瞥见李承乾站在太子位上,指节捏得发白。
“好一个岁入三成。” 李世民将叶片递给内侍,转身走向龙椅,“李杰,朕命你继续照料幼苗,所需人力物力,可直接向户部支取。” 他顿在丹陛上,目光如炬扫过萧瑀,“至于妖术之说,纯属无稽。再有以此造谣者,以诽谤论罪。”
萧瑀面如死灰,瘫在原地,笏板 “啪” 地掉在地上。附和的大臣们个个低着头,恨不得把脸埋进地里。
李杰躬身谢恩时,青袍的衣角扫过金砖上的一道划痕 —— 那是当年李建成的佩剑不小心划出的。他知道,这场对峙只是开始,萧瑀背后的保守派,东宫的李承乾,都不会善罢甘休。但他握着袖中的叶片,感受着指尖残留的辛辣气,心里前所未有的坚定 —— 有陛下的首肯,有手里的技术,这场仗,他赢定了。
殿外的阳光穿过窗棂,在李杰的青袍上织成金色的网。他退回队列末尾时,与站在角落的武才人目光相撞,那女子眼里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意味深长的笑。李杰知道,从今天起,他不再是那个任人拿捏的罪臣,而是大唐胡椒种植的掌舵人,权力的棋盘上,终于有了他的位置。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