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从胡椒到蒸汽机的大唐传奇 > 第52章 半信半疑的试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老张的烟袋锅在棚屋的石灶沿上磕得火星四溅,深褐色的苦楝叶被震得簌簌作响,像群受惊的蝶。“大人,这叶儿来路不明,怕是凶多吉少。” 他拈起片叶子对着油灯照,叶脉在光晕里织成密不透风的网,“去年城西王大户家的菜圃,就是被人用掺了砒霜的草木灰毁了,一园子青菜烂得连根都臭了。”

小王正用破布擦拭喷壶,壶嘴的豁口勾住布丝,扯出长长的线头。“张叔说的是。” 他望着窗外黑沉沉的苗田,声音压得像蚊子哼,“东宫的人前阵子还让王德带着太监来‘视察’,明着看苗,暗着踩了三株最壮的。这次送叶儿来,保不齐是想让咱们自己动手毁苗,还查不出是谁干的。”

李杰指尖捏着那方胭脂写就的麻纸,纸角已经被汗水浸得发皱。胭脂的甜香早被苦楝叶的涩味盖过,但那 “杀” 字的斜钩依旧凌厉,像把藏在暗处的匕首。他从系统空间调出检测试纸时,指尖微颤 —— 这试纸能识别出砷、汞等七种常见毒物,还有百余种植物性生物碱,是穿越时绑定的基础工具包之一。

“谨慎没错,但眼下没更好的法子。” 李杰将三片苦楝叶放进陶臼,捣杵落下时,叶片碎裂的 “沙沙” 声在寂静的棚屋格外清晰。褐色的碎末混着叶汁黏在臼底,像摊凝固的血。“你们看这叶脉,自然舒展,没有被碾压的痕迹,不像是被动过手脚的。”

老张蹲在旁边,烟袋锅里的烟丝燃得通红,火星子燎着了他的胡须都没察觉。“俺不是不信大人,只是这人心叵测。” 他往灶里添了块松柴,火苗 “腾” 地窜起,映得他满脸沟壑,“俺那三小子就是被人冤枉偷了地主家的谷种,打瘸了腿,到现在还躺在床上。这世道,好心未必有好报啊。”

李杰将捣碎的叶末倒进清水碗,褐色的汁液缓缓晕开。他捏着试纸条浸入溶液,目光死死盯着色块变化 —— 系统设定的安全阈值是 0-5,超过 8 就会显现橙红色预警。时间一秒秒过去,试纸条始终保持着纯净的乳白,连最微弱的泛黄都没有。

“系统检测,未发现有毒成分。” 李杰将试纸举到油灯前,反复确认三次,“苦楝叶的主要成分是川楝素,对鞘翅目昆虫毒性极强,但对哺乳动物毒性很低,科学上属于天然植物源杀虫剂。” 他顿了顿,补充道,“我做过试验,稀释到千分之三浓度,对作物基本无害。”

“科学……” 小王喃喃重复着,突然拍了下大腿,“就是大人常说的那个‘神仙学堂’? 要是那学堂说管用,那准错不了!” 他抓起喷壶就往灶边凑,“俺这就去烧火,多煮点药液!”

“等等。” 李杰按住他的手,目光扫过满地苦楝叶,“取半斤叶,三斤井水,用文火煮一刻钟。” 他从墙角拖出杆竹秤,秤砣是个磨损的铜权,“多一分则浓,怕伤着苗;少一分则淡,杀不死虫。必须精准。”

老张赶紧找出个粗瓷碗当量具,一碗碗地称量叶片,竹秤的刻度线被摩挲得发亮,每斤的标记处都刻着道深痕。“俺们庄稼人讲究‘看天吃饭’,今儿个也学回这精细活。” 他将称好的苦楝叶倒进铁锅,叶片碰撞的脆响里,还夹杂着几粒没去净的泥块。

小王蹲在灶前添柴,火光在他年轻的脸上跳跃。“张叔,您说这送叶儿的到底是谁? 要是真能救了这些苗,俺得给人家立个牌位,天天烧香。”

“少胡说。” 老张敲了敲他的脑袋,“救苗是本分,掺和进这些弯弯绕绕,指不定哪天就引火烧身。” 他望着窗外摇曳的竹架阴影,“俺估摸着,八成是哪位看不惯东宫作威作福的好心人,只是不方便露面罢了。”

李杰没接话,正用竹片将锅里的叶片摊匀。沸水翻滚时,褐色的泡沫顺着锅沿溢出,带着浓烈的苦涩味,呛得人直咳嗽。蒸汽在棚屋的茅草顶上凝成水珠,顺着草缝滴下来,砸在李杰的青袍上,洇出一个个深色的圆点。

“火候别太急。” 他用长柄木勺搅动药液,叶片在沸水中舒展又蜷缩,像群挣扎的鱼,“川楝素怕高温,持续沸腾会破坏分子结构,药效至少降三成。” 这是他在农科院实验室里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反复验证过的数据,此刻却要凭经验把控。

老张突然站起身,烟袋锅往灶台上一磕:“俺去选两株对照苗。” 他走到苗田最西头,那里的胡椒苗被啃得最惨,仅剩的几片叶子也布满孔洞。他小心地挖起两株,根部带着完整的土球,“就这两株,跟其他苗一般受损,单独放着,啥药都不喷。”

竹筐里垫着湿润的麻布,老张将幼苗放进去时,手指轻轻拂过卷须 —— 那些原本应该缠绕竹篾的嫩须,此刻软软地耷拉着,像断了的琴弦。“委屈你们了,当个见证。” 他在筐沿系上红布条,搬到东边三丈外的空场,用纱网罩得严严实实,连只蚂蚁都钻不进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