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从胡椒到蒸汽机的大唐传奇 > 第104章 武媚娘的祝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司农寺的槐树抽出了新芽,嫩绿的叶子在风中轻轻摇晃,像无数只绿色的小手,洒下斑驳的光影,在地上织成一张变幻莫测的网。李杰正在农具改良坊查看新一批贞观犁的锻造进度,铁匠老王正拿着小锤,小心翼翼地敲打犁铧上的毛刺,火星溅在地上,像一颗颗跳动的星星,瞬间熄灭,留下点点黑斑。

“少卿,您看这批次的犁铧,比上次的硬度又提高了两分。” 老王举起一块刚冷却的犁铧,脸上满是自豪,像在展示自己的得意之作。经过十几天的摸索,工匠们已经渐渐掌握了参数的奥秘,打造出的农具越来越精良,每一把犁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

李杰接过犁铧,用手指弹了弹,发出清脆的响声,像玉磬被敲击时的声音:“不错,继续保持。这批犁要尽快送到关中的试点田,让农户们春耕时就能用上,莫要耽误了农时。”

老王重重点头,黝黑的脸上笑容灿烂:“少卿放心,小的们加把劲,保证误不了事!” 他转身吆喝着其他工匠,声音洪亮,像号角一样在作坊里回荡。

就在这时,作坊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不像工匠们那般沉重,倒带着几分轻快。李杰抬头望去,只见司农寺的门吏领着一个穿着青布长衫的中年男子走进来。那男子身形瘦削,面容白净,颔下留着三缕短须,打理得十分整齐,手里捧着一个紫檀木盒子,盒子上雕刻着繁复的缠枝莲纹样,一看便知价值不菲。他举止文雅,走路时脚步轻盈,不像寻常的送礼人那般局促。

“李少卿,这位先生说是香露坊的账房,有东西要交给您。” 门吏恭敬地说道,语气里带着几分好奇,显然也在猜测这香露坊为何会给自家少卿送礼。

香露坊? 李杰心中泛起一丝疑惑。这香露坊是长安城里最有名的香料铺,位于西市最繁华的地段,铺面装潢得极为雅致,据说里面售卖的香料都是从西域、南海等地运来的珍品,价格高昂,寻常百姓根本消费不起。更让人津津乐道的是,香露坊的幕后老板背景神秘,连太子李承乾和几位王爷都常去光顾,坊间传闻与后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从未与香露坊打过交道,怎么会突然有人送东西来?

“小人见过李少卿。” 中年男子躬身行礼,动作一丝不苟,恰到好处,既不显得谄媚,也不失礼数,“我家主人听闻少卿升任司农寺少卿,特意让小人送来贺礼,聊表心意。” 他将紫檀木盒子轻轻放在旁边的木桌上,桌面因为常年放置铁器而有些斑驳,与精致的盒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李杰示意随从打开盒子,只见盒子里铺着一层深蓝色的锦缎,锦缎的质地细腻光滑,上面用金线绣着几株兰草,栩栩如生。锦缎上放着一张折叠整齐的宣纸,纸张洁白细腻,一看便知是上等的宣纸,旁边则是一块巴掌大的精铁。

那精铁呈暗灰色,表面光滑如镜,对着光看竟能隐约映出人影,边缘处还泛着淡淡的光泽,仿佛有一层流动的月华。李杰伸手拿起那块精铁,入手便感到一阵冰凉沉重,比同等大小的普通铁器重了近三成。他用手指在铁面上轻轻划过,指尖传来细腻温润的触感,没有普通铁器的粗糙感。凭借着农科院学到的知识,他一眼就认出,这是西域特产的镔铁,质地坚硬,韧性极佳,是打造农具的上等材料,在长安市面上,一两镔铁能换十两白银,这块镔铁至少也值百两,算得上是一份厚礼了。

“你家主人是?” 李杰拿起那张宣纸,缓缓展开。宣纸的气息清新,带着淡淡的墨香,上面用簪花小楷写着一行字:“胡椒香飘长安日,正是新犁破土时。” 字迹娟秀清丽,却又透着一股韧劲,像初春的柳枝,看似柔弱,实则蕴含着蓬勃的生命力。

看到这行字,李杰心中豁然开朗。这诗句不仅点出了胡椒在长安引起的轰动,更暗示了农具改良对于大唐农业的重要性,显然送礼人对他的计划了如指掌,甚至能看透他下一步的打算。而能有如此见识,又与香露坊有关的,整个长安城,恐怕只有那位深藏不露的武才人 —— 武媚娘了。

他想起三个月前在太极殿初见时的情景,那个站在后宫嫔妃队列末尾的女子,穿着一身素色宫装,安静得像株兰草,不与旁人争艳,却在他立下军令状时,眼中闪过一丝旁人不易察觉的精光,那目光锐利而深邃,仿佛能洞察人心。后来他才从同僚口中得知,这位武才人虽位份不高,却极得太宗赏识,时常被召去讨论政事,甚至能对朝政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连房玄龄都曾私下称赞她 “有吕霍之才,无吕霍之恶”。

“回去告诉你家主人,礼物我收下了,多谢美意。” 李杰将宣纸仔细折好,放进袖中,那柔软的纸张贴着手臂,仿佛还带着墨的温度,“请转告她,新犁破土之时,定不会让她失望。” 他的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坚定的承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