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从胡椒到蒸汽机的大唐传奇 > 第267章 朱雀大街的震撼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领队的户部员外郎姓周,名显,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科举出身,在户部任职多年,为人谨慎细致。他身着青色官袍,袍子上绣着等级标志的鸂鶒纹样,腰系玉带,玉带上镶嵌着几颗圆润的白玉,那是朝廷按品级发放的。他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手心微微出汗,毕竟押送这么多银子,责任重大,容不得半点差错,但更多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自豪。

他清了清嗓子,朗声道:“各位乡亲,请让一让,我们要押送税银入库,耽误了时辰,可是要受责罚的。” 他的声音不高,但带着官威,每个字都清晰地传到人们耳中。百姓们虽然舍不得挪开脚步,还是纷纷往两边退让,像潮水般分开,让出了一条狭窄的通道,仅容马匹和箱子通过。

队伍缓缓前行,马蹄踏在青石板上的 “咚咚” 声在街道上回荡。穿过热闹的东市,这里早已是人声鼎沸,商贩的叫卖声、顾客的讨价还价声、孩童的嬉笑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首热闹的市井交响曲。押送队伍的出现,让东市的喧闹瞬间安静了不少,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支特殊的队伍上。

卖胡麻饼的阿婆停下了手里的活计,伸长脖子张望;绸缎铺的掌柜从柜台后走出来,捋着胡须点头称赞;连正在吵架的两个小贩也停了下来,看着队伍议论纷纷。队伍后面跟的人越来越多,像一条长长的尾巴,从东市一直延伸到朱雀大街。

行至朱雀大街时,恰逢西域使团路过。这支使团来自波斯,为首的使者名叫摩尼,是个高鼻梁、深眼窝的中年人,眼眶周围的皮肤因常年风沙吹拂而有些粗糙。他穿着华丽的丝绸长袍,袍子上用金线绣着波斯的传统花纹,头戴尖顶帽,帽檐上还镶嵌着几颗小小的绿宝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折射出五彩的光芒。

他身后跟着十几个随从,有的背着精致的羊毛地毯,地毯上织着繁复的几何图案;有的捧着装满香料的盒子,里面装着安息香、乳香等名贵香料,香气四溢;还有的牵着几匹高大的汗血宝马,马匹神骏非凡,毛发像缎子一样光滑。显然,他们是来向大唐进贡,并进行贸易交流的。

摩尼使者原本正和翻译低声交谈着什么,他的目光扫过朱雀大街两旁宏伟的建筑,脸上带着惊叹之色。当看到这支绵延半条街的押送队伍,还有那十口沉甸甸的红木箱子,以及周围百姓脸上自豪的神情时,不由得停下了脚步,脸上露出了惊讶的神色,原本就深邃的眼窝显得更深了。

他拉住一个路过的唐朝官员,那官员穿着从三品的紫色官袍,正急匆匆地赶往衙门。摩尼通过翻译问道:“这位大人,敢问这队伍押送的是什么宝物?如此声势浩大,连护卫都是这般精锐?”

那官员先是有些不悦被人拦住去路,但看到是西域使者,又想起朝廷优待外邦的旨意,便捋着胡须,带着几分自豪说道:“这并非什么宝物,而是香皂税银。就是我们大唐新出的一种清洁用品,用油脂和草木灰制成,能去污除垢,效果极佳,很受百姓欢迎。这不,才推行几个月,就收了这么多税银。”

摩尼使者听了翻译的话,眼睛瞪得大大的,他难以置信地看着那十口红木箱子,又看了看周围百姓对香皂的认可,忍不住对翻译感叹道:“大唐真是太厉害了!连一块去污的皂都能赚这么多钱,难怪国力如此强盛,长安城如此繁华!我波斯有金银矿,有香料,却从未想过一块小小的皂能有这般价值,真是让人佩服啊!”

他身边的随从们也纷纷议论起来,脸上满是不可思议,他们低头看着自己手中的贡品,突然觉得有些拿不出手了。

这话清清楚楚地传到了领队的周显耳中,他原本有些僵硬的腰板一下子挺得笔直,像一杆被秋风吹得笔直的芦苇,脸上的自豪之色更浓了,连脚步都变得轻快了许多。他觉得脚下的青石板路都变得格外平坦,连挽马似乎也感受到了主人的心情,步伐都稳健了不少。能参与押送这样一笔税银,见证大唐的富庶与强大,真是太荣耀了,回去一定要跟妻儿好好说说,让他们也感受这份自豪。

终于,队伍抵达了国库。国库建在皇城深处,由厚厚的青石墙围着,墙壁高达三丈,上面布满了了望口,时刻有士兵值守。门口有两队禁军把守,他们身着明光铠,铠甲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反射出刺眼的光芒。手持的长戟长达丈余,戟尖锋利无比,仿佛能刺穿一切。他们表情严肃,目光如炬,像两尊门神,守护着国库的安全。

国库监守王老头早已等候在门口,他是个头发花白的老者,脸上布满了皱纹,像一张揉皱的纸。他戴着一副老花镜,镜片厚厚的,用铜框固定着,时不时要推一下下滑的镜架。手里拿着一个小巧的秤,秤杆是象牙做的,温润如玉,上面刻着细密的刻度,每一个刻度都清晰可见,秤砣是纯金打造的,上面刻着 “国库专用” 四个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