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从胡椒到蒸汽机的大唐传奇 > 第409章 绵延的流放队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场因太子谋逆而起的抄家风暴,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在长安城内持续了三日。这三日里,长安城的上空仿佛都笼罩着一层阴霾,灰蒙蒙的,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即使是晴朗的天气,也让人感觉不到丝毫暖意。

街道上的行人比往日少了许多,即使遇到,也大多行色匆匆,低着头,脚步飞快,像是怕被什么东西盯上。偶尔有人停下来交谈,也是压低了声音,眼神警惕地四处张望,生怕一不小心说错话,惹祸上身。茶馆酒肆里,往日高谈阔论的书生和官员们也收敛了许多,只是默默地喝酒喝茶,气氛沉闷得可怕。

囚车在长安城内络绎不绝地穿行,从东宫到各大官员的府邸,再到刑部大牢,车轮碾过青石板路的 “咕噜” 声和铁链的 “哗啦” 声,成了这几日长安城里最常听到的声音。那声音像一道催命符,让人心惊肉跳。

流放岭南的队伍更是庞大,从朱雀大街一直排到了城外十里,一眼望不到头,像一条灰色的长龙,在大地上缓慢地蠕动。队伍前后都有金吾卫押送,士兵们神情严肃,手握长枪,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周围的人群。

李杰站在朱雀大街的街角,旁边是一棵老槐树,树枝繁茂,投下一片阴凉。他望着这支绵延的队伍,心里五味杂陈,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一起涌上心头。

队伍中的人形形色色,什么样的都有。有曾经风光无限的官员,穿着华贵的衣服,却此刻沾满了污渍和尘土,头发散乱,面如死灰,眼神空洞地望着前方,失去了往日的神采;有官员的家眷,妇女们穿着体面的衣裳,却早已哭花了妆容,脸上满是恐惧和绝望,抱着孩子,不停地抹着眼泪;还有一些家仆,低着头,沉默地跟在后面,手脚被铁链锁着,每走一步都发出 “哗啦” 的声响。

他们的手上和脚上都戴着沉重的铁链,铁链粗如手指,锈迹斑斑,磨得皮肉发红,有的地方甚至渗出了血珠,血珠顺着铁链滴落在地上,在青石板上留下一个个暗红色的印记。每走一步都异常艰难,像是拖着千斤重担,脚步蹒跚,却又不得不往前走。

道路两旁站满了围观的百姓,里三层外三层,把街道围得水泄不通。他们的表情各不相同,演绎着人间百态。

有的人义愤填膺,脸上带着愤怒的神色,捡起路边的石头和烂菜叶往囚车里扔,嘴里骂着 “乱臣贼子”“活该”“背叛陛下,就该有这样的下场”。石头砸在囚车的木栏上,发出 “砰砰” 的声响,烂菜叶则溅了囚犯一身。

有的人则露出同情的神色,看着那些哭泣的孩子和妇女,忍不住叹了口气,低声议论着 “都是可怜人”“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跟着瞎掺和”“这一去岭南,怕是凶多吉少了”。他们的眼神里充满了怜悯,却也只是敢在私下里议论几句,不敢有过多的表示。

更多的人则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交头接耳地讨论着谁被抄了家,谁被判了刑,语气里带着几分幸灾乐祸,又有几分对皇权的敬畏。

“你看那个,不是吏部的张侍郎吗?前几天还在醉仙楼里大摆宴席,听说请了不少朝中大臣,没想到这么快就成了阶下囚。” 一个穿着短打的汉子指着队伍中的一个官员,语气里满是嘲讽。

“还有那个穿红衣服的妇人,是户部李郎中的娘子,听说她家的珠宝首饰能装满一马车,平日里在街坊里趾高气扬的,现在还不是跟咱们一样,要去那蛮荒之地受苦。” 旁边的妇人接话道,脸上露出几分快意。

“唉,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啊。谁让他们跟着太子谋逆呢,这都是自找的。陛下待他们不薄,他们却不知感恩,真是活该。” 一个老者捋着胡须,语气严肃地说道,引来周围一片附和声。

“可不是嘛,陛下仁慈,没直接砍了他们的头,已经是开恩了。换作是别的朝代,早就株连九族了。”

议论声传入李杰的耳朵里,像一根根细针,刺得他心里很不舒服。他知道,这些人中确实有参与谋逆的罪魁祸首,他们野心勃勃,为了权力不择手段,落得这样的下场是咎由自取。但也有很多像王顺一样的人,或许只是无意中被卷入这场风波,或许只是为了生计,却要付出如此沉重的代价,甚至连累家人。

他看着队伍中一个约莫五六岁的孩子,穿着一件破旧的小袄,袄子的袖口和下摆都磨破了,露出里面的棉絮。孩子被母亲紧紧抱在怀里,小脸上满是茫然和恐惧,一双大眼睛里含着泪水,却不敢哭出声,只是怯怯地看着周围的一切。他的小手紧紧抓着母亲的衣襟,抓得皱巴巴的。

李杰的心像是被揪了一下,一阵刺痛传来。他想起了王顺那个还在渭南老家的母亲,老人家身体不好,常年咳嗽,不知道她得知儿子被流放的消息后,会是怎样的悲痛欲绝。或许此刻,她正坐在家门口,盼着儿子能早日回家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