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全体都有——起立!”

口令如山!

几百个身躯如同被无形的弹簧弹起,动作迅猛、整齐划一,常服裤线摩擦发出“唰”的一声激鸣,汇成一股磅礴的音浪。

所有人如同瞬间凝固的钢铁森林,比之前坐姿更加挺拔,目光更加锐利,胸膛因激动而剧烈起伏。

“迎军旗!”

戴立刚的命令斩钉截铁。

雄壮、激昂的旋律骤然奏响,穿透灵魂的力量灌满整个礼堂。

所有人的目光“唰”地转向礼堂侧门入口方向。

三名高大的护旗兵,身着笔挺礼服,神情庄严肃穆。

中间张维班长肩扛鲜艳的八一军旗,旗面卷裹在旗杆上,如同蓄势待发的火焰。

左右两名护旗兵手握钢枪,踢着标准、有力的正步,护卫着那神圣的旗帜。

军旗在护旗队有力的步伐下,缓缓步入礼堂中央通道。

旗杆笔直,擎天之柱。

红色的旗面在行进中舒展开来,一团燃烧的烈焰,金色的“八一”军徽和五角星在礼堂明亮的灯光下熠熠生辉,流淌着血与火铸就的荣光。

“敬礼!”

所有新兵动作没有丝毫迟疑。

右臂闪电般抬起,五指并拢,指端精准有力地抵于太阳穴外侧!

身体挺拔如松,下颌微收,目光死死锁定那面越来越近、越来越神圣的旗帜。

八一军旗由护旗队在主席台前走过,

护旗兵踢着标准的正步,步幅、步速精准如一。

军靴砸在地板上,发出沉重而震撼人心的“咚!咚!”声,与激昂的军乐节奏完美契合。

鲜红的八一军旗在三位护旗兵手中稳稳前行,如同承载着千钧重担,又如同指引方向的灯塔。

几百道目光,炽热、坚定、饱含着初生的责任感和无上的崇敬,紧紧追随着那抹移动的鲜红。

“礼毕!”

当军旗稳稳地通过主席台,转向预定位置时,戴立刚的口令再次响起。

手臂垂落的瞬间,那份庄严肃穆,已深深烙印在每个人的心底。

戴立刚的声音再度响起,沉稳而厚重,如同宣告一项神圣的契约:

“下面,我宣布命令。”

他拿起一份盖着鲜红大印的文件,声音透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礼堂每一个角落:

“中国人民解放军命令!”

这六个字,让所有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经批准——”

“现在授予部队猛虎师钢刀团新兵列兵军衔!”

命令宣读完毕!

那道象征着义务兵身份、象征着成为一名真正军人起点的“一道拐”列兵军衔,即将佩戴在他们的肩上!

“新兵授衔代表:”

“赵冬初!张广智!邱磊!陈熙!”

“出列!”

口令落下,四个被点到名字的新兵代表立刻从各自班级的方阵中霍然起身。

动作迅猛,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他们快速调整位置,在过道中汇合,排成一列笔直的纵队,步伐坚定地走向主席台。

皮鞋敲击地面的声音在寂静的礼堂里异常清晰。

然而,在这看似整齐的步伐下,却涌动着不同的心潮:

张广智步履沉重,那份沉重,并非源于肩章,而是源于一份未完成的约定和一个缺席的兄弟。

‘如果小白在就好了……’ 这个念头像针一样刺痛着他。

这份荣耀,本该有林白的一份。

他答应过要一起站在台上接受这份荣誉的承诺,如今成了无法兑现的遗憾。

邱磊的心如同擂鼓,几乎要从胸腔里跳出来,手心全是冰凉的汗。

他明白,其实他还不够格站在这里。

平时的训练成绩只能算中上,队列动作有时还会出错,班长训斥的声音犹在耳边。

他能站在这里,仅仅是因为最后那场枪械拆卸考核打破了连队记录。

此刻走上台,他感觉脚下像踩着棉花,每一步都充满不真实感和深深的忐忑。

四人迈着有力的正步,在主席台中央站定,如同一排新生的青松。

团长戴立刚、政委迟临风、连长、指导员四位首长神情庄重,每人手中托着一个铺着红色绒布的托盘,上面整齐摆放着崭新的、闪耀着金属光泽的列兵军衔肩章。

首长们依次走到代表面前。

粗糙的手指将那道代表着军人起点的“一道拐”精准地扣在肩章袢上,用力压实。

每一个动作都带着千钧的分量和无声的嘱托。

当那道崭新、闪亮的“一道拐”最终稳稳地扛在四位代表的肩上时,一股难以言喻的滚烫情绪汹涌而至!

不仅是台上的四位代表,台下数百名新兵,也由老兵佩戴好自己的肩章。

三个月来的酸甜苦辣、汗水泪水、想家的煎熬、训练的艰辛,都找到了归属,凝结在这小小的、却重于泰山的军衔之上。

“向后——转!” 戴立刚的声音响起,四位代表齐刷刷向后转,面向台下全体新兵。

他们肩上的新肩章在灯光下熠熠生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