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门的山门深处,那棵矗立了整整六百年的古松,曾是门派兴衰的无声见证者。往年门派气运低迷时,它的枝叶枯黄如败絮,虬结的枝干上布满皲裂的纹路,深如老叟干涸的掌纹,连树皮都透着一股死气沉沉的灰褐,偶尔有弟子路过,也只是匆匆一瞥,无人愿在此多作停留——仿佛这棵古树,便是三一门沉郁处境的缩影。而如今,它却在清晨的山风中焕发出惊人的生机:遒劲的枝干上,每一根枝条都舒展着新抽的嫩芽,嫩绿的叶尖裹着晶莹的露珠,在朝阳的映照下泛着细碎的金光,微风拂过,叶片轻轻颤动,如同无数只绿色的小手在向天地致意。那露珠滚落时,滴在下方的青石板上,发出清脆的“滴答”声,像是在为三一门的新生敲打着节拍,将往日笼罩山门的沉郁之气,一扫而空。
这一切的转变,皆源于罗恩带来的“生命能量融合”新理念。自他将这一理念传入门派,并无私分享了“生命回溯·伪”改良而来的基础温养之法、“炁甲·生生不息”的简化防御诀后,这座沉寂了数十年的宗门,如同久旱逢甘霖的土地,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焕发新生。弟子们的整体实力,不再是以往缓慢的“龟速积累”,而是如同初春的竹笋,借着暖阳与甘霖的双重滋养,以惊人的速度飞速拔节生长,每一个晨昏的交替,都能感受到门派里涌动的生机又浓了几分。
回溯半月之前,三一门弟子还深陷在传统逆生之法的桎梏中,体内或多或少都淤积着难以根治的暗伤。入门十年的弟子林越,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他本是根骨极佳的新秀,却在五年前一次下山历练时,为救同门强行催动逆生之炁疗伤,导致炁息逆行,损伤了肺腑。此后每逢阴雨天,他便会咳嗽不止,咳得厉害时甚至会呕出带着血丝的痰液,夜里常因肺腑的灼痛感辗转难眠,修炼时更是力不从心,明明离突破只差一线,却总被体内的滞涩感卡住,眼神里的光芒也一天天黯淡下去。
内门弟子苏晴的遭遇同样令人惋惜。她自幼嗜剑,剑法天赋在同辈中数一数二,却在三年前修炼高阶逆生术时,因急于求成导致术法反噬,手腕处的经脉受损严重。此后握剑时,手腕总会隐隐作痛,出剑速度比旁人慢半拍,原本灵动如舞的剑招,也变得滞涩僵硬。有次宗门比剑,她因手腕疼痛失手,被晚辈弟子击败,回到居所后对着剑鞘默默流泪,连最喜欢的剑都差点丢弃。
就连德高望重的几位长老,也难逃旧法的侵蚀。二长老张启明,年轻时为守护山门,透支炁息与强敌死战,落下了严重的膝伤。这些年来,他行走时必须拄着一根通体莹白的玉杖,那玉杖本是珍贵的法器,却成了他行动不便的象征。每到阴寒天气,膝盖处的疼痛便会加剧,常常疼得他彻夜难眠,只能靠汤药勉强缓解,苍老的脸上总是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连主持宗门事务时,都显得力不从心。
那时的三一门,虽顶着“逆生术传承者”的赫赫名号,内里却早已千疮百孔,像一棵被虫蛀空的古树,表面看似挺拔,实则脆弱不堪。弟子们修炼时小心翼翼,生怕一个不慎触动暗伤,门派氛围压抑得如同暴雨前的天空,连往日热闹的演武场,都变得冷清起来。偶尔有弟子切磋,也带着几分畏手畏脚的怯懦,出招时处处留手,生怕伤及同门,更怕自己旧伤复发,切磋结束后,往往是一片沉默,连交流心得的兴致都没有。
而如今,随着新理念的落地生根,三一门彻底迎来了转机。罗恩根据“生命回溯·伪”的核心原理,结合门派弟子的体质,改良出了一套温和且易于修炼的“温养诀”。这套功法以精纯的生命能量为引,如同春雨润田般,缓缓梳理弟子体内淤积的逆生之炁,修复受损的经脉与脏腑,既不会像旧法那般霸道伤体,又能从根源上改善暗伤。
每日清晨,天刚蒙蒙亮,三一门的庭院里便挤满了修炼“温养诀”的弟子。清晨的雾气尚未散去,朦胧的白雾中,弟子们盘膝而坐,形成一个个整齐的方阵。他们双目微闭,掌心泛着淡淡的翠绿色光晕,那光晕如同初春的新叶,透着鲜活的生机,是生命能量在体表流转的痕迹。呼吸间,他们吐纳着天地间的灵气,口中呼出的气息带着草木的清新,与清晨的雾气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如梦似幻的画面。
林越此刻正坐在庭院的东侧,凝神运转“温养诀”。他能清晰地感受到,一股温润的能量从掌心涌入体内,顺着经脉缓缓流向肺腑,那股能量如同细腻的丝绸,轻轻包裹着受损的肺叶,原本的灼痛感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久违的舒适感。他甚至能感受到新鲜的气血如同奔腾的溪流,顺着经脉涌向四肢百骸,以往修炼时总差一线的瓶颈,此刻竟隐隐有了松动的迹象。修炼结束后,他站起身来,深深吸了一口清晨的空气,胸口不再发闷,咳嗽的症状彻底消失,眼神里重新燃起了久违的光芒,他握紧拳头,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抓住机会,突破瓶颈,重现当年的风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