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武场上,类似的场景随处可见,温暖而励志。弟子们三五成群,或围在精英弟子身边,仰着脑袋认真听讲,时不时点头附和;或两两结伴,在空地上互相切磋对练,动作虽略显生涩,却格外认真;或坐在场边的石阶上,拿出随身携带的小册子,一边记录修行心得,一边互相交流探讨,偶尔因某个观点达成共识而发出阵阵爽朗的笑声。一名身着蓝色道袍的中年弟子,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正拉着身边的同门分享自己的进步:“你是不知道,我卡在‘逆生三重’第一重的瓶颈快三年了!之前不管怎么练,炁息都像是隔着一层膜,始终冲不出去。自从修了新法门,再加上后山泉眼的助力,这才一个月,就感觉丹田的炁息厚实了不少,刚才试着运转功法,竟隐隐有突破的迹象,这种感觉太爽了!”
旁边的弟子也眉飞色舞地回应:“可不是嘛!我也是受益者!而且你发现没,现在咱们门派里的氛围,比以前好太多了!不管是入门不久的小师弟,还是资历深厚的核心弟子,大家都特别团结,一点架子都没有。上次我练岔了气,胸口闷得难受,还是张师兄主动过来帮我梳理炁息,换作以前,哪有这么亲近和睦!”
是啊,外界的压力不仅没有压垮三一门,反而像一座高温熔炉,将整个门派锤炼得更加紧密,更加团结。以往偶有的派系之分、门户之见,在共同的目标与外部的挑战面前,早已烟消云散,荡然无存。弟子们心中都清楚地知道,唯有同心协力,精进修行,不断提升自身实力,才能让三一门在风云变幻、危机四伏的异人界中立于不败之地。这份沉甸甸的共识,让门派的凝聚力空前高涨,每个人都像是拧成一股绳的力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朝着“振兴三一门”的同一个方向努力奋进。
偶尔,三一门的掌门左若童会身着素色道袍,脚踩布履,悄然出现在演武场东侧的长廊下。他负手而立,身形清瘦却格外挺拔,虽已年过半百,却丝毫不见老态,目光温和而深邃,缓缓扫过场上刻苦修行的弟子们。看着他们周身缭绕的白色炁息——有的浓郁如浓雾,有的轻薄似白纱,虽浓度深浅不一,却都透着一股以往难以想象的蓬勃生机与扎实根基,他的眼中难掩欣慰之色,嘴角也微微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连眉宇间的皱纹都仿佛舒展了几分。
以往,三一门虽为百年大宗,威名在外,却因镇派功法“逆生三重”修炼难度极高,对弟子资质要求极为苛刻,导致门下弟子进境缓慢,人才青黄不接,甚至出现了人才断层的隐忧,这也成了左若童心中长久以来的一块心病。而如今,改良后的“逆生三重”不仅巧妙降低了入门门槛,更完整保留了功法的精髓,还能有效滋养经脉、稳固根基,再加上后山“生命泉眼”的助力,弟子们的成长速度肉眼可见,门派的未来,终于有了坚实可靠的支撑,他心中的那块心病,也终于渐渐消散。
有眼尖的弟子发现了左若童的身影,连忙停下手中的动作,恭敬地想要上前行礼问好,却被左若童轻轻摆手制止。他不愿打扰弟子们专注的修行节奏,只是静静地站在长廊的阴影里,目光温柔地看着这些年轻的身影在演武场上挥洒汗水,看着他们因一点点进步而展露出发自内心的笑容,看着他们互相帮助、共同成长的温暖模样,仿佛从这些年轻的生命里,看到了三一门未来的希望与辉煌。
待在长廊下站了约莫半个时辰,确认弟子们修行状态良好,没有出现功法偏差,左若童才悄然转身,步履从容地沿着长廊离去。阳光透过长廊的雕花窗棂,洒在他的背影上,将其拉得颀长而坚定,如同三一门此刻的发展之势——沉稳、扎实,且充满无限生机与可能。
演武场上的呼喝声依旧响亮,白色的炁息如云雾般在弟子们周身缭绕盘旋,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细碎的金光,落在他们专注而年轻的脸上,构成了一幅充满希望与活力的动人画面。这便是此刻的三一门,在外界暗流汹涌的鲜明衬托下,以一种外松内紧、蓬勃向上的姿态,悄然崛起,正用弟子们的汗水与进步,书写着属于三一门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