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文娱:我的十年隐居藏着文娱半壁 > 第240章 营销的境界与未来的景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40章 营销的境界与未来的景象

“这是我们研发的‘水墨粒子融合算法’。”技术总监张磊上前一步,指着屏幕解释,语气里满是自豪,“之前普通的CG场景,不管做得多精致,都是‘硬’的——宫殿是固定的模型,云雾是重复的贴图。但这个算法不一样,它把水墨画的‘意韵’和粒子特效的‘动态’完全结合了:云雾的晕染遵循‘五笔七墨’的国画技法,粒子的流动模拟‘天地之气’的运行规律。比如‘青云境’的‘气’是淡蓝色,对应原着‘青云之气,清而润’的描述;‘第七重天·赤霞境’的‘气’是朱红色,粒子流动速度更快,像火焰升腾;‘第二十重天·玄冰境’的‘气’是银白色,粒子会凝结成冰晶状,符合‘玄冰之气,寒而凝’的设定。”

陆砚辞放下手里的《山海经》,身体微微前倾,眼神里闪烁着明亮的光,他指着屏幕上的石桥:“你看这个桥的栏杆,线条有‘飞白’的效果,这是国画里‘枯笔’的技法,普通CG根本做不出来。之前我还担心,粒子特效太‘现代’,会破坏东方玄幻的‘意境’,现在看来,这个算法刚好解决了这个矛盾——既有水墨的‘静’,又有粒子的‘动’,是‘静中有动,动中藏境’,完全符合《庄子》里‘天地之气,往来不穷’的哲学思想。”

“我们还在配色上做了功课。”美术总监周明远拿出一本厚厚的《中国传统色彩图鉴》,翻到其中几页,“‘青云境’的主色调参考了《千里江山图》的‘天青’色,色值是(145,200,210);‘赤霞境’参考了《韩熙载夜宴图》的‘朱砂’色,色值(200,50,30);‘玄冰境’则参考了宋代汝窑的‘月白’色,色值(230,240,245)。每一种颜色都有传统绘画的依据,既符合原着描述,又不会显得‘艳俗’。”

陈默看着陆砚辞,语气里满是期待:“砚辞,现在技术已经完全成熟,我们计划下个月正式启动‘三十六重天’的后期制作,预计需要三个月时间。到时候观众看到的‘天界’,绝对不是冰冷的CG堆砌——比如林焰闯‘第九重天·焚天境’的场景,岩浆是用‘水墨晕染’做的底色,红色粒子组成‘火龙’的形态,火龙盘旋时,粒子会形成‘火焰纹’,完全还原原着里‘焚天之火,水墨为形,粒子为魂’的描写。”

陆砚辞拿起汝窑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茶,茶水的清香在口腔里散开,他看着窗外渐渐染上金色的山岚,眼神里满是憧憬:“很好,我们要的就是这种‘不是特效,是意境’的感觉。《焚天武帝》的核心,从来不是‘打怪升级’的爽感,而是‘五行哲学的肉身化,东方美学的视觉化’。之前的武帝城夜景,是‘小境’,是‘人间’的美;‘三十六重天’是‘大境’,是‘天地’的美,我们要让观众看到,东方玄幻的美,不是西方魔幻的翻版,而是有自己的文化根脉、哲学内核的——它可以是水墨的晕染,是粒子的流动,是‘气’与‘境’的交融。”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透过窗户洒进书房,落在屏幕上,与“三十六重天”的预览画面交相辉映。屏幕上,画面不断切换:“第三十重天·星河境”里,水墨星辰沿着“北斗七星”的轨迹流动,粒子组成的“银河”泛着淡紫色的光;“第三十六重天·凌霄境”中,水墨宫殿悬浮在云层之上,粒子祥云环绕殿宇,风吹过时,祥云会变成“龙”“凤”的形态;“第十八重天·雷泽境”里,墨色的雷声带着金色粒子,像古画里的“雷纹”在跳动。

书房里的讨论还在继续,窗外的山岚渐渐被夜色笼罩,远处的星星开始闪烁。没有人知道,这场关于“东方美学”的探索还会带来多少惊喜,但所有人都清楚,《焚天武帝》的传奇,绝不是“未播先火”这么简单——它用一盏灯笼的温度、一个符箓的文化、一片云雾的意境,重新定义了“东方玄幻剧”的高度,让观众看到,传统文化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能在屏幕上“活”起来的灵魂。

而属于《焚天武帝》的故事,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