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未完成的demo小样,后来不知被谁不小心传到了网上——没有精致的后期,没有宣传文案,只有两把吉他的旋律、李默温柔的歌声,还有结尾那阵清晰的稻田风声。没想到,一夜之间就炸了锅。
网友的留言一条接一条地涌进来:
“听到‘风从稻田里来,没应我’的时候,突然想起我爷爷走后,他的老花镜还摆在桌上,阳光照在镜片上,晃得我眼睛疼。”
“没有一个‘哭’字,没有一句‘难过’,可我盯着手机,眼泪就自己掉下来了——这就是我想家的感觉啊。”
“以前总觉得歌要唱得撕心裂肺才叫有感情,现在才知道,这种安安静静的诉说,才最戳人。”
“李默太会写了!这画面感,好像我也站在那个有竹椅的院子里,吹着稻田的风。”
录音室里,李默翻着手机上的留言,手指轻轻碰了碰屏幕上那些带着泪目的表情。陆砚辞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指着窗外的稻田:“你看,你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写进歌里,别人就会在你的歌里,找到自己的故事。这就是‘自然流露’的力量——比刻意煽情,要珍贵得多。”
风又吹过稻田,“沙沙”的声音透过窗户传进来,像在回应着他们的话。李默抱着吉他,嘴角慢慢扬起,他终于明白,最好的创作,从来不是用力喊出情绪,而是把那些藏在细节里的温柔与思念,轻轻讲给听的人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