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最艰难的时刻,一丝微弱的曙光,悄然穿透了厚重的战争阴霾。九月初五深夜,郡丞公孙阙拖着疲惫的身躯,带着一份密报,再次敲响了李凌临时休息的城门楼房间的门。
“王爷,有消息了!”公孙阙的声音带着一丝压抑的激动。
李凌猛地从简陋的床铺上坐起,眼中布满了血丝:“讲!”
“是河西!休屠、浑邪两部首领,接到了王爷前番密信,又听闻我狄道被围、高将军殉国,已各自集结了三千骑兵,陈兵于朔方西部边境,做出牵制姿态!虽未直接进攻,但已迫使虫达分兵一部向西警戒,减轻了我方部分压力!”
李凌精神一振:“好!河西诸部,总算没有袖手旁观!还有其他消息吗?”
“有,而且可能更重要!”公孙阙凑近一步,声音更低,“‘潜渊’计划,‘鱼肠’小组冒死传回消息!虫达肩部中箭,虽非要害,但伤势不轻,加之年事已高,连日督战,已染风寒,近日卧病在床,军事指挥多交由其子虫圭代理。而那王勇,胸前刀伤极重,高将军那一刀几乎要了他的命,至今昏迷不醒,其部军务由其副将暂代,军中流言四起,人心惶惶!”
李凌眼中精光爆射:“天助我也!虫达病重,王勇垂危,此乃天赐良机!敌军指挥系统必生混乱!”
“还有,”公孙阙继续道,“‘吴钩’小组也设法传出信息,王勇部因主将重伤、伤亡惨重、粮草不继,怨气已达顶点,其副将暗中与虫圭不和,似有保存实力之意,近日攻势明显懈怠。”
李凌在狭小的房间里踱步,大脑飞速运转。形势正在起变化!敌军主帅伤病的连锁反应开始显现。
“子通,立刻做三件事!”李凌迅速下令,“第一,再派密使,携带重礼,秘密联络河西休屠、浑邪首领,许以厚利,请他们加大骚扰力度,若能使朔方西线烽烟再起,我北地愿以今后五年边市三成利税相酬!第二,令‘潜渊’各小组,不惜一切代价,散布谣言,就说虫达伤重不治,虫圭与王勇副将争权,朔方军即将内乱!第三,从明日起,我军守城策略稍作调整,对虫达本部防区,示敌以弱,诱其冒进;对王勇部防区,则加强反击,专打其士气低落、指挥不灵之处,进一步加剧其内部矛盾!”
“王爷英明!臣即刻去办!”公孙阙领命,匆匆离去。
李凌走到窗边,推开一道缝隙,望着城外敌军营寨中星星点点的灯火,深深地吸了一口带着硝烟和血腥气的寒冷空气。高顺的牺牲是巨大的损失,但战争的天平,似乎正因为这牺牲和后续的一系列变化,而开始发生极其微妙的倾斜。阴霾依旧浓重,但一缕胜利的曙光,已然在遥远的地平线上悄然显现。他知道,最艰难的阶段或许正在过去,接下来,将是一场意志、智慧和运气的终极较量。狄道城能否守住,北地能否存续,就看能否抓住这转瞬即逝的战机了。他握紧了拳头,骨节发出轻微的爆响。
【史料记载】
* 官方史·汉书·前少帝纪:“(前少帝)四年秋,朔方围狄道急,靖王凌亲擐甲胄,督战城楼,众感奋,杀获甚众。”
* 家族史·始祖本纪:“前少帝四年九月初,高顺既殁,军心摇动。凌公亲摄军事,誓众守城,士气复振。适公孙阙报,虫达、王勇皆创,河西兵出为援,敌营生隙。凌公遂调整方略,外联羌胡,内间敌将,战局始现转机。”
*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圣将殒身,上帝亲临战阵,感召将士,暗施离间,圣域危而复安。”
* 北地秘录·凌公亲守危城:“高顺殉国,李凌毅然总揽防务,身先士卒,又得敌酋伤病、河西来援之讯,遂设谋离间,狄道危局渐缓。”
(第三百三十二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