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现言 > 惊鸿照影落絮无声 > 第131章 沉默的观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圣心慈幼院那扇锈迹斑斑的铁门在身后关上,发出沉闷的声响,仿佛将外面那个危机四伏的世界暂时隔绝,却又将林薇和荷花投入了另一个充满未知的、内部封闭的天地。玛莎修女面无表情地在前面引路,脚步落在灰扑扑的水泥地上,发出规律而冷硬的回音。

她们穿过一个荒草丛生、设施陈旧的小院子,几个正在扫地或晾晒衣物的孩子停下手中的活计,好奇又怯懦地望向来客。那些孩子大多面黄肌瘦,穿着统一的、洗得发白的灰色棉袍,眼神里缺乏这个年龄应有的灵动,只有一种近乎麻木的顺从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惊惧。看到玛莎修女,他们立刻低下头,重新专注于手中的工作,不敢再多看一眼。

林薇的心微微抽紧。这里的孩子,和她在救济点看到的那些难民孩子一样,都是这场战争最无辜的受害者。她下意识地握紧了荷花的手,感受到孩子手心传来的冰凉和细微的颤抖。

玛莎修女将她们带到主楼后面一栋更加低矮破旧的配楼,推开一扇吱呀作响的木门。里面是一个狭窄昏暗的房间,空气中弥漫着灰尘和霉味。房间很小,只有一张用木板临时搭成的通铺,一张摇晃的旧桌子和一把缺了腿用砖头垫着的椅子。角落里堆着一些破旧的杂物和清扫工具。这里原本显然是一间废弃的储藏室。

“以后你们就住这里。”玛莎修女的语气没有丝毫波澜,“每天早晚有固定的祈祷和劳作时间,必须准时参加。食物会统一分发,不许私自外出,也不许打听与你们无关的事情。明白了吗?”

“明白了,谢谢修女。”林薇低着头,恭敬地回答,将“王静”那种小心翼翼、逆来顺受的姿态扮演得恰到好处。

玛莎修女似乎对她的态度还算满意,点了点头:“先去厨房帮忙吧,玛利亚修女交代的。跟着其他孩子做,不要添乱。”说完,她便转身离开了,留下林薇和荷花在这间冰冷破败的小屋里。

门关上后,林薇才稍稍松了口气,但警惕之心并未放下。她仔细打量了一下这个临时的“家”,条件比周妈家的亭子间还要艰苦,但至少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可以暂时栖身的角落。她将小包袱放在铺着薄薄稻草的板铺上,然后蹲下身,看着荷花苍白的小脸,柔声安慰:“荷花,别怕,我们暂时安全了。在这里要乖乖的,不要乱跑,不要多说话,知道吗?”

荷花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小手依旧紧紧抓着林薇的衣角。

稍作安顿,林薇便带着荷花按照指示前往厨房。厨房在主楼的一层,面积不小,但设备简陋,几个年纪稍大的女孩和一位负责厨务的、沉默寡言的中年妇人正在忙碌地准备着晚餐——一大锅几乎看不见米粒的稀粥和一小盆咸菜疙瘩。空气中弥漫着食物匮乏特有的清汤寡水的气味。

林薇主动上前帮忙,她挽起袖子,动作麻利地开始清洗堆积如山的碗筷和炊具,没有丝毫怨言,也没有试图与其他人攀谈。荷花则被她安排在厨房门口一个不碍事的角落坐着,安静地看着。

她的沉默和勤快似乎赢得了那位厨娘一丝微不可察的好感,但其他的孩子依旧对她这个新来的“陌生阿姨”保持着距离和警惕。林薇乐得如此,她本就不是来交朋友的。她一边机械地干着活,一边用眼角的余光,如同最精密的仪器,开始扫描和记录着周围的一切。

她观察着厨房的布局,出入口,窗户的位置和大小,以及堆放杂物的地方。她留意着来往的人员,除了修女和固定的厨娘、帮工孩子,似乎并没有其他闲杂人等。她听着孩子们的低声交谈,内容无非是劳作、食物以及对修女们的畏惧,没有听到任何与外界时局或敏感话题相关的内容。

接下来的几天,林薇严格遵循着孤儿院的作息规律,像一个真正的、为求存而劳作的孤苦妇人。天不亮就起床参加晨祷,然后被分配到不同的地方干活——有时在厨房帮忙,有时去洗衣房清洗堆积如山的衣物被褥,有时则跟着孩子们去后院那片小小的菜地除草、浇水。

她刻意保持着低调和顺从,对所有修女都表现出恭敬,对分配的工作从不挑剔,干活踏实卖力。她很少主动说话,只有当别人问起时,才会用那种带着怯懦和悲伤的语气,简单重复一遍自己“战乱失所,投亲不遇”的凄惨经历。她将“王静”这个角色演绎得入木三分,逐渐融入了孤儿院这片灰色背景之中,不再那么引人注目。

而暗地里,她的观察从未停止。她像一个无声的幽灵,穿梭在孤儿院的各个角落,大脑如同高速运转的档案库,记录下每一处细节。

她确认了孤儿院的基本布局:主楼是孩子们住宿、学习和活动的主要场所,配楼则是仓库、洗衣房以及像她这样的临时帮工或少数员工的住处。院子不大,围墙不算太高,但上面插着一些碎玻璃。前后各有一个门,前门临街,有玛莎修女严格把守;后门通往一条僻静的小巷,通常锁着,钥匙由玛利亚修女保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