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凡人吴普同 > 第12章 电话线两端的呼吸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当吴普同在红星饲料厂充斥着金属撞击声和粉尘的空气里,为他的第一次月度总结忐忑不安时,在几十公里外的高阳,马雪艳也正经历着她作为乳品厂化验员的日常。这种平行时空下的各自奔波,因为两根纤细的电话线,而产生了温暖的交集。

高阳乳品厂的规模不如红星饲料厂那般庞大,但环境却截然不同。厂区绿化很好,道路干净,空气中弥漫的是淡淡的、甜腥的奶香味,偶尔夹杂着消毒水的气息。马雪艳所在的质量检测中心,位于一栋独立的二层小白楼里,与生产车间隔着一片草坪。这里要求严格的无尘和安静,与吴普同那边震耳欲聋的车间仿佛是世界的两极。

然而,安静并不意味着轻松。化验员的工作,核心是“精细”与“重复”。每天,马雪艳都需要换上雪白的实验服,戴上帽子和口罩,将自己包裹得只露出一双专注的眼睛。她的工作台整洁得近乎刻板,上面摆放着各种规格的烧杯、量筒、滴定管、培养皿,以及一台台精密的分析仪器——酸度计、脂肪测定仪、菌落计数器等等。

此刻,她正在进行一批鲜奶样本的酸度测定。这是每天例行的检测项目之一。她用移液管精准地吸取一定量的奶样,注入锥形瓶,加入几滴酚酞指示剂,溶液呈现出淡淡的乳白色。然后,她拿起盛有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滴定管,拇指和食指轻轻旋转活塞,让碱液以极其缓慢、一滴一滴的速度落入锥形瓶中。她的眼睛紧紧盯着瓶中的溶液,呼吸都下意识地放轻了,生怕一点点气流都会影响判断。

这是一个极其考验耐心和眼力的过程。快了,终点判断会不准;慢了,影响工作效率。她需要捕捉到溶液出现极其微弱的、并且能持续至少半分钟粉红色的那个瞬间。车间里是宏观的、粗犷的体力与机械的对抗,而在这里,是微观的、静默的化学试剂之间的精准反应,是毫厘之间的较量。

终于,那抹期待已久的淡粉色出现了,并且稳定下来。她立刻停止滴定,目光快速扫过滴定管上的刻度,心算后,在旁边的检测记录表上工整地写下了一个数字。然后,清洗器皿,进行下一个样本的检测。同样的步骤,同样的专注,日复一日。除了酸度,还有脂肪、蛋白质、杂质度、微生物指标……每一项都有固定的流程,固定的标准,不允许有丝毫差错。任何一项指标不合格,都可能意味着整批产品的报废,责任重大。

这种高度重复和高度紧张的工作,有时会让马雪艳感到一种精神上的疲惫,一种被束缚在固定流程里的压抑感。尤其是夜班,当窗外一片漆黑,只有实验室的日光灯发出惨白的光晕,陪伴她的只有仪器的嗡鸣和墙上挂钟单调的“滴答”声时,那种孤独感会格外清晰。

和吴普同一样,她也面临着倒班的困扰。乳品厂需要二十四小时接收鲜奶,检测工作也必须随之跟进。白班、中班、夜班,循环往复,打乱了正常的生物钟。有时她下夜班回到宿舍,天已蒙蒙亮,同宿舍的工友正起床准备上白班,那种日夜颠倒的错位感,让她头晕目眩。

她的宿舍是八人间,比吴普同的稍微整洁些,但同样拥挤。女工们的关系微妙而复杂,有来自本地、时不时带点家里小零食分享的;也有像她一样从外地来的,彼此之间保持着礼貌而疏远的距离。偶尔会因为谁用了谁的暖水瓶、谁洗漱时间过长这类小事,产生一些龃龉。这些细碎的烦恼,她很少对吴普同提起,只是自己默默消化。

每当感到疲惫、压抑或者委屈的时候,那只红色的诺基亚翻盖手机,就成了她最重要的慰藉。通常是在一天工作结束,洗漱完毕,躺在床上的时候。她会小心翼翼地掏出手机,翻开盖子,那熟悉的蓝色屏幕亮起,找到那个熟悉的、只差一位的号码,按下拨出键。

“喂?”电话那头传来吴普同的声音,通常也带着一丝刚下班后的沙哑和疲惫,但听到她的声音,总会立刻振作起来,“雪艳?下班了?”

“嗯,刚洗完澡躺下。”马雪艳会把声音压得很低,用被子蒙住头,营造一个私密的空间,“你今天怎么样?累不累?”

“还行,老样子。就是今天跟着赵师傅调了半天冷却风量,那玩意儿灵敏度太高,不好掌握。”吴普同会开始讲述他一天的经历,车间里又发生了什么小故障,赵师傅又教了他什么新窍门,或者抱怨一下食堂的菜总是那几样,油水太少。

马雪艳静静地听着,仿佛能透过电话线,看到那个在巨大机器间忙碌、满身粉尘的身影。当他提到因为总结汇报紧张而出糗时,她会忍不住轻笑出声,然后安慰他:“哎呀,第一次嘛,以后多练练就好了。我们组长第一次让我独立写检测报告的时候,我的手都在抖呢。”

接着,她会开始分享自己这边的事情。她会用抱怨的语气,说起今天又检测了多少个样本,眼睛都快看花了;或者说某个仪器好像有点不太稳定,测得她心里七上八下的;又或者,用一种略带夸张的口气,描述她们那个严肃的、一丝不苟的组长,今天又因为谁记录字迹潦草而发了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