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也巧,自从王轩的轩韵文化率先在内地影视圈推行工作室模式后。
这种合作方式简直如同燎原的星星之火,迅速被众多影视公司的大牌导演和一线演员所效仿。
尤其是范小胖在轩韵文化的支持下,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不仅能拍戏,还能自己投资当老板、赚大钱。
这种自由度和收益,无疑是刺激到了一大批渴望自主权的大腕们。
这其中,反应最为强烈的便是华艺的李雪雪。
众所周知,范小胖在华艺时期,与李雪雪是水火不容的“死对头”。
今年,王金花带着一大批一线艺人“叛逃”后,李雪雪的妹妹趁机上位,成了华艺的艺人经纪总监。
李雪雪本以为她的“春天”来了,华艺一姐的宝座非她莫属,终于可以扬眉吐气、鄙视范小胖了。
谁曾想,范小胖压根不陪她玩了,直接甩手离开华艺,自己成立工作室当老板,实现了事业和财富的双重飞跃。
这个操作,简直气得李雪雪牙根直痒,内部消息还透露,华艺正在密谋签下“四旦”之一的周训,届时“华艺一姐”的归属,又将变得扑朔迷离。
其实,周训一开始也是找了王轩的,毕竟王轩和训哥儿关系还行。
周训是表示加入轩韵文化,有意效仿范小胖,以工作室模式进行合作。
但王轩这儿是没有签字费的,工作室就是合作关系而已。
然而,华艺兄弟为了“留住牌面”,不惜血本。
“据说,他们花了上千万的价码签下了周训。”
王轩听闻这个消息时,只是淡淡一笑。
他很清楚,华艺两兄弟之所以如此下血本,是为了公司上市做准备。
在王金花带走大批一线艺人后,华艺的“明星储备”几乎被掏空,如果不尽快补齐“四旦双冰”这样的顶级资源。
他们拿什么去忽悠投资人?又怎么敢号称“内地第一影视公司”?
王轩收回思绪,目光再次聚焦到《潜伏》这个项目上。
除了导演采用了前世的经典人选姜为,女主角却有了变动。
“翠平这个角色,敲定谁了?”王轩问。
“目前人选还在遴选阶段,导演那边提交了几个候选名单,需要您最终拍板。”
王轩轻轻敲着桌面,脑海中浮现出昨晚张丽那充满活力的身影。
“不用选了,”王轩嘴角微扬,“女主角,定张丽。”
制作人微怔,但很快便点头应下。
他知道,王总的决定,没人能反驳。
王轩心里清楚,张丽对《潜伏》这个项目,是“心心念念”。
自从在公司看到了项目规划,她就主动表示想出演女主角。而昨晚,她也是真的“卖了力气”。
王轩的行事原则一贯简单粗暴:按劳分配,多劳多得。
既然张丽付出了她的劳动,那她就应该得到相应的回报。
这个最具关注度的谍战剧女主角,就直接给她了。
“好歹是中戏的高材生,基本功应该没问题。”王轩心想。
至于表演上的具体细节和打磨,那是导演姜为的工作范畴,他不会插手过多。
“至于其他配角和主要角色,全权交给导演定夺。”
王轩最后拍板,“我们必须尊重导演的专业选择权,给他最大的创作空间。”
至此,王轩的“谍战系列”第一炮——《潜伏》,正式定下核心主创,即将扬帆起航。
在落实了《潜伏》的核心制作班底后,王轩的关注点转向了轩韵文化未来几年的宏大电视剧规划。
在他的战略版图中,电视剧业务被分为两大核心系列,分别占据不同的市场和受众。
其一,武侠系列。轩韵文化手里握着古龙武侠的一系列顶级版权,这些沉甸甸的IP目前还未被动用。
其二,谍战系列。这条战线被王轩视为最能体现公司制作水准和深度的主打牌。
《潜伏》仅仅只是一个开端,是这个系列奠定口碑和基调的“先锋军”。
王轩的计划中,后续的储备项目包括《风筝》、《伪装者》等前世被证明是现象级的谍战佳作。
这些高智商、强情节的剧集,将不断刷新观众对国产谍战剧的认知,形成轩韵文化独有的品牌效应。
正当王轩在公司内部筹谋未来之际,一部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却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引爆了全国观众的茶余饭后。
这部剧,正是由尚进导演执导的《武林外传》。
这部剧并非由轩韵文化主导宣发。因为没必要。
导演尚进凭借其在圈内的深厚人脉和“体制内”的身份优势,硬是将这部风格颠覆、脑洞大开的“情景喜剧”卖到了最权威的播出平台——中央电视台八套的黄金档!
在此时的影视圈,简直是匪夷所思的操作。
要知道再过几年大火的《爱情公寓》同样是情景喜剧,同样是新形式,但,导演人脉就不咋地,起码第一部没卖上啥好价格。
王轩虽然遗憾于未能将尚进这样的稀缺人才收归麾下(毕竟尚导身处“体制内”,难以用纯市场化的方式签下),但内心对这部剧的商业价值心知肚明。
《武林外传》的播放轨迹,算的上是爆剧模板了。
开年以来便在央视热播。首播当日,收视率还显得有些平平,仅为1.95%。
但从第二天开始,口碑迅速发酵,收视率直接飙升至4.26%。到了开播的第十天,收视率已经达到了惊人的9.49%!
最终,这部剧以10.99%的最高收视率,势不可挡地打破了此前《亮剑》创造的10.3%的收视纪录,成为了年度“剧王”。
更令人咋舌的是其带来的惊人经济效益。
仅仅在开播的第十集,这部剧就已经为央视带来了高达五千万的广告收入。
当然,这笔惊人的“头轮”广告费,与轩韵文化毫无关系。
不过,王轩的轩韵文化也绝非没有收益。
《武林外传》强大的市场吸引力,使其二轮、三轮的播放权销售成为了一场盛宴。
全国范围内,超过三十余家省级电视台抢购了该剧的播放权。所有播放权收益加起来,总销售额已经超过五千万,轩韵文化从中获得了净利润约一千多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