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战场捡个俏罗刹,谁碰一下试试 > 第346章 技术碾压!来自达瓦里氏的咆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46章 技术碾压!来自达瓦里氏的咆哮

“你个俘虏,闭嘴!你懂个屁!”一个年轻技术员被骂得脸红脖子粗,忍不住回嘴。

老周的脸色也变得铁青。

这台发动机,是他和所有技术员半个月的心血,现在却被一个阶下囚用最恶毒的语言贬得一文不值。

“把他给我拖出去!”老周怒吼道。

“等等。”

林栋开口。

他松开按在发动机上的手,转过身,看着米哈伊尔。

“你说它是狗屎。”

“拿出证据。”

林栋的声音很平静,却让整个车间的温度都降了下来。

米哈伊尔愣了一下,随即更加愤怒地咆哮:

“证据?我的眼睛就是证据!看这个进气歧管的设计,愚蠢!丑陋!

它根本无法保证每个气缸的进气量均匀!

在高转速下,必然导致部分气缸做功不足,从而引发致命的抖动!”

“还有你们的冷却系统!简直就是个笑话!

你们只想着给涡轮降温,却忽略了活塞!

在高负荷下,活塞的温度会急剧升高,热胀冷缩懂不懂?

它会和气缸壁产生多余的摩擦,进一步加剧发动机的损耗和不稳定!”

“你们这不叫改造!你们这叫谋杀!”

米哈伊尔的每一句话,都像一记耳光,狠狠扇在老周和所有技术员的脸上。

他们脸上的愤怒,渐渐变成震惊,然后是羞愧。

因为米哈伊尔说的每一个问题,都精准地命中了他们这些天来百思不得其解的要害。

整个车间,再次陷入死寂。

老周张了张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那份浸淫了一辈子内燃机的骄傲,在这个暴躁的苏联人面前,被批驳得体无完肤。

林栋看着米哈伊尔,眼神里第一次露出赞许。

他挥了挥手。

押着米哈伊尔的士兵立刻松手。

“从现在开始,”林栋的声音清晰地传遍整个车间,

“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先生,是黑金谷动力总成部门的,首席技术顾问。”

“他的话,等同于我的命令。”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

老周猛地抬起头,脸上写满了无法理解。

米哈伊尔也愣住了。

他设想过无数种结局,被枪毙,被送去挖矿……

但他从没想过,自己这个阶下囚,会被一个看起来比他还年轻的东方人委以重任。

更让他心惊的,是对方那种毫不掩饰的、对技术的极度渴求和对人才的绝对掌控欲。

林栋没有理会众人的反应,他只是看着米哈伊尔。

“我给你最高权限,所有设备、人员,任你调动。”

“我只有一个要求。”

“三天之内,我要一台能稳定在四千五百转下,持续工作一小时的发动机。”

“做到了,你可以喝伏特加,可以抽雪茄,甚至可以给你写信回家。”

“做不到……”

林栋没有把话说完,但那冰冷的眼神说明了一切。

米哈伊尔看着林栋,这个年轻的东方军阀,身上有一种他从未见过的东西。

那不是权力的傲慢,而是一种能将一切规则踩在脚下,只为达成目的的纯粹意志。

他沉默了。

足足一分钟后,这个暴躁的苏联男人突然咧开嘴,露出一口被烟草熏黄的牙齿。

“伏特加,要最好的!”

说完,他一把推开身边的人,大步走到那台发动机前,拿起工具,嘴里骂骂咧咧地开始拆卸。

“狗屎!全都是狗屎!给我拆了!重新设计!”

老周站在一旁,脸色一阵红一阵白。

最终,那份属于老一辈技术工作者的尊严,在对更高技术的渴望面前,还是败下阵来。

咬了咬牙,带着一种屈辱又混杂着期待的复杂心情,走上前去。

“顾问先生,这里……需要改吗?”

两个来自不同国度,不同阵营,性格迥异的顶尖工程师,就在这台半成品的发动机前,开始了他们第一次,也是最激烈的一次技术碰撞。

***

三天后。

深夜。

测试车间内灯火通明。

一台全新的,经过米哈伊尔大刀阔斧改造的发动机静静矗立在台架上。

它的外形比之前更简洁,也更充满了力量感。

米哈伊尔亲手接驳好最后一根线路,看了一眼身旁同样双眼布满血丝的老周。

两人同时点头。

米哈伊尔深吸一口气,按下了启动按钮。

嗡——

没有刺耳的电流声,只有一阵如同猛兽睡醒后舒展筋骨般的,流畅而沉闷的转动声。

转速表上的指针开始稳定地攀升。

一千……两千……三千……

车间里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当指针指向三千五百转那个致命刻度时,发动机的怒吼声陡然拔高,但预想中的剧烈抖动却没有出现!

台架稳如泰山!

“成功了!”有人忍不住低呼。

米哈伊尔的脸上也露出狂热的笑容。他没有停止,继续推动控制杆。

三千八……四千……四千五!

轰——!!!

发动机的咆哮在这一刻达到顶峰!

那声音,不再是之前的狂躁和不稳定,而是一种充满了力量的,完美的轰鸣!

它在向所有人宣告,一颗真正强大的钢铁心脏,在黑金谷,诞生了!

林栋站在二楼的观察室,静静看着下方欢呼的人群。

这时,蝎子的身影无声地出现在他身后。

“老板。”

蝎子的声音带着些许凝重。

“剩下的五位客人,已经全部‘请’到。”

“但是……”

“我们在撤离的时候,被盯上了。”

“对方的身份,已经确认。”

“是‘衔尾蛇’的,‘博士’卫队。

根据现场痕迹分析,他们只用了三个人,就在十分钟内,全歼了缅甸政府军一个百人规模的边防哨所,现场没有留下任何弹壳,只有一些被高温瞬间融化的金属切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