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其他 > 庶女攻略:病弱皇子的千层套路 > 第361章 哑巴敲了钟,皇帝跪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61章 哑巴敲了钟,皇帝跪了

祭典三日后,朝廷仍未颁诏定论。

苏锦黎坐在七王府地宫深处,背对着那口“哑钟”。

晨光从石缝间斜切进来,照在她手腕内侧那道浅疤上,像一缕旧火重燃。

她没动,只是静静听着——每到子时,这钟便会微微震颤,仿佛有无数声音在铜壁里游走,欲出未出。

萧澈靠在门边,乌木杖轻点地面,咳声压得极低。

“他们在等。”他说,“等一个能压住民心的罪名,好把那天的钟声说成妖异。”

苏锦黎终于转身,目光落在铁三爷身上。

他站在钟前,双手粗糙如树皮,却稳得不像个聋人。

这几日,他不曾离开地宫半步,整日摩挲那枚自己铸出的铜舌,像是在与亡妻对话。

“他们认‘声’为权。”苏锦黎开口,声音不大,却让整个地宫都静了下来,“觉得只有血脉纯正的人才能触碰天命,才能决定谁的声音值得被听见。”

她缓步走到众人面前,目光扫过沈琅、崔明瑜、暗卫统领,最后停在铁三爷脸上。

“那我们就让他们看看,什么是无声的力量。”

沈琅心头一震,立刻会意:“你是说……让百姓执槌?”

“不是一个人。”苏锦黎摇头,“是七个人。七个曾喝下‘缄哑汤’、被夺去声音的人。由他们共执木槌,敲响新仪之钟。”

沈琅呼吸一滞。

这是彻底颠覆礼制的举动——历来启钟大典,唯有皇室或正音使可执槌,连太子都要跪请圣旨。

而如今,苏锦黎要将这一击,交给一群“失语者”。

“你疯了?”崔明瑜低声惊问,“这不只是挑衅,这是割断千年礼法的咽喉!”

“那就让它断。”苏锦黎神色不动,“若礼法只为掩耳盗铃,不如早些崩塌。”

她看向萧澈。

他沉默片刻,嘴角微扬:“你说得对。既然他们怕‘民声’,我们就把‘民声’抬到神坛上去。”

消息当夜传出。

翌日清晨,朝堂哗然。

太子党怒斥此举“亵渎宗庙”,工部侍郎李砚舟更是上书弹劾:“非帝裔不可近钟,违者天谴临身,灾祸将至!”奏折呈入御前,皇帝未批,也未驳,只冷冷搁在一旁。

但民间已悄然变天。

北市鼓社门前,天未亮便聚起数千人。

他们不喧哗,不叩首,只是默默跪着,手中举着红笺,纸上写满名字——父亲、母亲、孩子、兄弟……那些死于净音汤、死于缄语印、死于无声之夜的普通人。

有人低声哼起《太平引》的第一句,很快,四面八方传来应和。

虽不成调,却汇成一片温热的声浪,在寒风中缓缓升腾。

韩四娘派来的密探连夜回报:“禁军轮值换岗时,有士兵在哨岗背诵《太平引》,被上司发现也不肯停。”

苏锦黎听完,只问一句:“铁三爷呢?”

“在书房,等您。”

她披衣而去。

书房灯未熄。

铁三爷独自立于案前,手中捧着一只铜槌——通体赤黄,表面刻满细密纹路,竟是《太平引》的简谱,一笔一划皆出自手工捶打。

最令人动容的是,槌首镶嵌一枚旧戒,银圈已氧化发黑,却是女子婚戒无疑。

他抬头,用手语缓慢比出一句话:我要替她敲第一下。

苏锦黎怔住。

她知道这枚戒指的主人是谁——那个因不肯改唱皇颂而被灌药致哑、最终病死雪夜的妻子。

铁三爷守着她的骨灰三十年,从未提过半个字。

此刻,他要用她的戒指,化作唤醒万民的槌心。

良久,苏锦黎深深吸气,点头:“准。”

她当即召工匠入府,下令重修登钟阶梯——原为九阶窄道,象征“天阶难攀”,两侧立“缄语桩”,凡庶民近钟百步即遭鞭笞。

如今全部推倒重建,改为七阶宽台,可容七人并行。

更令人震惊的是,她在台阶两侧嵌入七块青石碑,分别刻上六个字:听、信、说、记、传、守、生。

没有“忠”,没有“顺”,唯独有“生”。

她说:“从前的钟,是用来封口的。现在的钟,是要让人活下去。”

风雪将至。

城中传言四起,有人说那一夜的钟声是冤魂所化,也有人说地宫藏有前朝龙脉。

但更多人开始相信另一句话——

“钟不会说谎,它只记得真正被听见的声音。”

某夜,苏锦黎立于地宫最高处,望着那口仍无响的“哑钟”,忽觉腕上疤痕又是一阵灼热。

她喃喃道:“快了。”

就在这时,钟体轻轻一震,比往日更沉,更久。

像是在回应。

风雪如刀,割过登钟台的七阶宽石。

天未明,百姓已挤满了广场四周,黑压压的人头在雪中低垂,无人喧哗,却有一种沉甸甸的静,压得整座皇城喘不过气。

七名执槌者缓步而上。

他们曾是乐工、歌娘、说书人、教习……皆因“非正音”之罪被灌下缄哑汤,喉骨尽毁,终生不得言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