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悬疑 > 惊悚副本:我的求生实录 > 第4章 暗巷书信揭疑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赵鹤亭的幻影消失在后台门口时,空气中残留的恶意仍未散去。苏眠靠在化妆台边,指尖还攥着那本修改版剧本,纸页边缘被她捏得发皱。剧本上“七月十五日演出,务必按此版本”的红色字迹,像一道血痕,在忽明忽暗的灯光下显得格外刺眼。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现在不是害怕的时候,赵鹤亭的出现,反而证明她离真相越来越近,而那封未找到的关键书信,或许就藏在后台的某个角落。

目光重新落回铜制化妆盒,之前只注意到半张照片,此刻才发现盒底铺着的暗红色绒布有些异样——绒布边缘比盒底大出一圈,像是刻意覆盖着什么。苏眠小心翼翼地掀起绒布,果然看到盒底有一道细微的缝隙,缝隙里卡着一张折叠整齐的信纸,信纸边缘泛黄,还沾着一点干涸的胭脂,显然是苏玉棠刻意藏在这里的。

她用指尖轻轻将信纸抠出来,展开时,纸张发出“哗啦”的脆响,像是生怕被人听到。信纸是民国时期常见的竖格笺纸,右上角印着“锦绣戏班”的小字水印,字迹娟秀有力,正是苏玉棠的笔迹,只是墨水有些晕染,个别字的笔画还带着颤抖,能看出她写信时的不安。

“母亲亲启:

近日戏班诸事纷乱,儿暂不能归,望母亲保重身体,按时服药。前几日张老板派人送来的药材已收到,待儿演出结束,便带药归家看您。

只是儿心中有一事难安——师兄赵鹤亭近日执意要修改《霸王别姬》的结局,说是‘近期戏目陈旧,需改结局救场’,可我总觉得不对劲。他送来的修改版剧本,结局改得面目全非,全然没了虞姬的风骨,我与他争执数次,他却只说‘照做便是,莫管其他’。

还有台下第三排的张老板,近来每次看我演出,眼神都很奇怪,不似之前的温和,反而带着几分忧虑,像是有话要对我说,却总被旁人打断。前日他托人送我一本原版剧本,附言‘小心修改版’,我尚未细问,便被赵鹤亭撞见,他抢过剧本看了一眼,便说‘此等旧本,早已不适用’,随手扔在了后台的道具堆里。

儿总觉得,这场修改后的演出,像是一个陷阱,可我无凭无据,又牵挂母亲的病情,不敢贸然推辞。若儿十日之内未能归家,母亲便去寻张老板,他知晓戏班的事,定能护您周全。

儿 玉棠 敬上

民国二十年七月十二日”

信读到最后,苏眠的指尖已经微微发颤。这封信不仅印证了她之前的猜测,更揭露了更多细节:苏玉棠修改剧本是被迫的,赵鹤亭的“救场”说辞根本站不住脚;张老板不仅不是“私通”的对象,反而一直在暗中提醒苏玉棠,甚至想通过原版剧本传递线索;而苏玉棠提到的“十日之内未能归家”,更像是一种不祥的预感——她写信时是七月十二日,演出在七月十五日,距离她预感的“不归期”,只有短短三天。

“张老板……赵鹤亭……”苏眠轻声念着这两个名字,心里的脉络渐渐清晰:赵鹤亭修改剧本,是为了掩盖某个秘密,而张老板知道这个秘密,所以一直在帮助苏玉棠;那场七月十五日的演出,赵鹤亭不仅改了剧本,还做了更恶毒的手脚,最终导致苏玉棠死亡,再伪造“私通潜逃”的假象,彻底掩盖真相。

她将信纸小心翼翼地折好,放进内侧口袋,与照片、修改版剧本放在一起——这些都是揭露真相的关键证据。腕间的檀木佛珠此刻恢复了温和的搏动,像是在认可她的发现;掌心的青铜镜泛着淡淡的青光,镜面上隐约映出后台侧门的方向,像是在指引她“接下来该去暗巷”。

苏眠想起之前在后台门口看到的侧门,门后就是通往暗巷的路,而张老板送的原版剧本,被赵鹤亭扔在了道具堆里,或许就在暗巷的废弃道具中。她没有犹豫,拿起青铜镜,朝着侧门走去。

侧门比后台正门更窄,门板是木板拼接的,有的地方已经开裂,露出里面的稻草。推开时,门轴发出“吱呀”的刺耳声,在寂静的后台里格外清晰。门外果然是一条暗巷,巷子狭窄得只能容一人通过,两侧是斑驳的砖墙,墙面上贴着早已褪色的戏班海报,有的海报被雨水泡得模糊,只剩下“苏玉棠”三个字还能辨认。

暗巷的地面凹凸不平,铺着的青石板大多松动,有的地方甚至塌陷,露出里面的泥土。巷子两侧堆满了废弃的戏班道具:断了柄的长枪、缺了角的盾牌、破旧的戏服架,还有几个蒙着灰尘的纸灯笼,灯笼上的“锦绣”二字已经发黑。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霉味和腐烂的木头味,偶尔还有老鼠从道具堆里窜过,发出“窸窸窣窣”的声响,让整个暗巷更显阴森。

苏眠打开青铜镜的青光,微弱的光芒照亮前方的路。她沿着暗巷慢慢走,目光在废弃道具中仔细搜寻——张老板送的原版剧本,应该就在这附近。走了约莫十几步,她的脚突然踩空,地面的青石板毫无预兆地塌陷下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