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层层上报,直接惊动了内阁官房长官,连夜下令:不惜一切代价抓捕归案。
一支由百名特警组成的精锐部队已经紧急集结,他们穿着黑色战术服,戴着防弹头盔,手持MP5冲锋枪和狙击步枪,乘坐着装甲车和直升机,正朝着东京各个区域展开拉网式搜捕。
警视厅的大屏幕上,循环播放着阿赞林和乌鸦哥的模糊影像,每个路口的监控都在高速运转,全市的警察都收到了最高级别的通缉令。
这俩人还懵然不知自己已经成了“全民公敌”,这种“火”可不是什么名气,而是能烧死人的滔天怒火。
乌鸦哥甚至还哼着小曲,摇下车窗,闻着路边烧烤摊飘来的香味:“苏大师,前面有家居酒屋还开着,要不咱去那整点?”
阿赞林看着居酒屋的招牌菜。摇摇头。这小鬼子的菜我们吃不习惯。我还是想吃中餐。
走,我们去找找看哪里有中餐馆。说着乌鸦哥又开着车开始找中餐馆。
没人知道,接下来等待他们的,将是百名荷枪实弹的特警。
靠他俩身上那几把缴获的警用手枪,真能扛得住冲锋枪和狙击步枪的火力?
恐怕悬。车窗外的霓虹越来越亮,可空气中仿佛已经弥漫开危险的气息,一场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凶险的恶战,正在悄然逼近。
午夜十二点多的街道,大多店铺早已拉下卷帘门,只有零星几家便利店还亮着惨白的灯光。
阿赞林和乌鸦哥正觉得失望,眼角突然瞥见街角亮着一盏暖黄的灯——那是一家中餐大排档,门口挂着褪色的红招牌,“正宗川菜”四个字在夜色里格外显眼。
好在离开废弃工厂时,他俩顺手换上了缴获的日本警服。
虽然乌鸦哥的制服袖子短了一截,阿赞林的裤子腰围松松垮垮,看着有点不伦不类,但总比满身血污要强——若是那副模样出现在闹市区,怕是不等特警来,就得被路人当成疯子报警。
乌鸦哥把铃木雨燕停在路边拐角阴影位置,熄了火
两人推开车门,踩着满地的落叶走到大排档前。此时店里已经没什么客人,只有老板正坐在角落的小凳上,拿着抹布慢悠悠地擦桌子。
这老板是个矮胖的中国人,约莫五十多岁,脸上堆着憨厚的笑,只是看到两个穿警服的人走进来,那笑容瞬间僵住,手里的抹布也停在了半空。
他慌忙站起身,对着两人鞠了个九十度的躬,用带着口音的日语结结巴巴地说:“警官……您、你们有什么事吗?
我们可是守法公民,证件都齐全的……”
阿赞林心里暗笑,面上却摆出严肃的表情,也用日语回道:“我们饿了,刚刚巡逻到这里。
还有什么吃的吗?”他刻意压低了声音,模仿着日本警察说话的生硬语气。
大排档老板这才松了口气,脸上的褶子又舒展开来,连连点头:“有!有!请坐请坐!”他指了指靠窗的桌子,“您二位想吃点什么?
我这儿还有新鲜的蔬菜和肉,炒几个家常菜很快的!”
“随便来几个拿手的,越快越好。”乌鸦哥一屁股坐在塑料椅上,椅子发出“吱呀”一声响,他揉了揉肚子,毫不客气地拿起桌上的茶壶,给自己倒了杯凉茶,咕咚咕咚灌了下去。
老板手脚麻利地开始配菜炒菜,很快就传来“滋啦”的炒菜声和调料瓶碰撞的脆响。
阿赞林和乌鸦哥靠在椅背上,难得地放松下来,听着隔壁桌残留的酒瓶碰撞声,还有远处隐约传来的电车鸣笛声,恍若刚才的厮杀只是一场噩梦。
没一会儿,老板就端着菜出来了:一盘西红柿炒蛋,金黄的蛋液裹着鲜红的番茄,撒着翠绿的葱花。
一锅干锅肥肠,肥肠煸得焦香,混着辣椒和洋葱的香气直往鼻子里钻;还有一盘回锅肉,肥瘦相间的肉片裹着豆瓣酱,油光锃亮;最后是一大碗丝瓜汤,汤色清亮,飘着几粒枸杞。
两人早就饿得眼冒金星,哪里还顾得上形象。乌鸦哥拿起筷子,夹起一大块肥肠塞进嘴里,烫得直吸气也舍不得吐出来,含糊不清地说:“香!
比香港街头的排档还够味!”阿赞林也没好到哪儿去,回锅肉配着米饭,一口接一口,速度快得惊人。
大排档老板站在柜台后,看着两人狼吞虎咽的样子,不由得看呆了。他在这条街开了十几年店,见过不少警察来吃饭,可从没见过吃得这么急的——那架势,像是饿了三天三夜,连筷子都快飞起来了。
他忍不住嘀咕:“现在当警察这么辛苦吗?连顿饱饭都吃不上……”
乌鸦哥听到这话,嘴里的饭差点喷出来,对着阿赞林挤了挤眼,两人相视一笑,又埋头苦吃。
窗外的夜色越来越浓,没人知道这短暂的安稳背后,正有百名特警朝着这个方向逼近,而这桌热气腾腾的家常菜,或许就是他们逃亡路上最后的平静。
“老板,再来两碗饭。”阿赞林放下筷子,对着老板喊了一声,声音里带着几分刚吃饱的沙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