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船在晨雾弥漫的河道上静静漂流,如同这片广阔水泽中一片无根的浮萍。船舱内,林若雪、沈婉儿、杨彩云和石峰挤坐在狭小的空间里,方才分析卷宗带来的震撼与寒意尚未完全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为沉甸甸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芦苇荡……”林若雪望着篷隙外逐渐亮起的天光,以及远处那望不到边际、在秋风中摇曳发出沙沙声响的芦苇丛,低声重复着这个地名。这里水道纵横交错,岛屿沙洲星罗棋布,是逃亡者、渔夫、走私贩乃至水匪混杂的天然迷宫。对她们而言,既是危险的藏身之所,也或许是暂时避开幽冥阁和暗影卫耳目的唯一选择。
“师姐,我们必须尽快找个可靠的落脚点。”沈婉儿轻声道,她小心地将那些誊抄的卷宗收好,放入贴身的油布包里,“五师姐的伤势需要稳定环境调养,我们也需要时间消化这些信息,制定下一步计划。”
杨彩云靠坐在舱壁,脸色依旧苍白,但眼神坚定:“我撑得住。当务之急是安全。”她方才强行动武,此刻内息隐隐作痛,但不愿再让师妹们担心。
石峰撑着竹篙,警惕地观察着四周水道。他是山林的好手,到了这水网密布之地,显得有些束手束脚,但那份猎人的警觉依旧。“林姑娘,这地方看着就不太平,咱们得找个地势高、视野好的岛子,免得被人堵在水里。”
林若雪点了点头。她的感知延伸开去,在这片充满生机的湿地中,她能察觉到无数微弱的气息——水鸟的啼鸣、鱼儿的游动、甚至某些潜藏在芦苇深处、带着警惕与凶戾的视线。这里绝非善地。
小船缓缓驶入芦苇荡深处。高大的芦苇几乎遮天蔽日,只留下狭窄的水道。阳光被切割成斑驳的光影,洒在墨绿色的水面上。空气中弥漫着水汽、腐殖质和淡淡鱼腥混合的气息。
他们小心翼翼地前行,避开了几处看似有炊烟升起的沙洲(那可能是渔家或者水匪的据点),最终在日上三竿时,发现了一处相对理想的落脚点。那是一个面积不大的荒岛,地势略高于周围水面,岛上长着几棵歪脖子柳树和茂密的灌木,还有一个半塌的、不知废弃了多久的简陋窝棚,看样子曾是某个猎户或渔夫临时歇脚的地方。
“就这里吧。”林若雪决定道。这里视野相对开阔,可以观察到四周水面的情况,易守难攻,而且荒废已久,不易引人注意。
石峰将小船拴在岛背面的柳树下,用芦苇稍作遮掩。四人登上小岛,迅速检查了一番。窝棚虽然破败,但主体结构尚存,稍作整理便能栖身。沈婉儿立刻开始清理出一块干净地方,让杨彩云坐下休息,并为她检查伤势、重新上药。林若雪和石峰则负责警戒和探查小岛周边环境。
确认暂时安全后,众人这才稍稍松了口气。连续一夜的奔波、战斗、分析,精神始终高度紧绷,此刻松懈下来,疲惫感如潮水般涌来。沈婉儿取出干粮和清水,大家默默分食。
“接下来,我们分头行动。”林若雪吃完最后一口干粮,声音恢复了惯有的冷静,“婉儿,你留在这里照顾五师妹,同时仔细研究这些卷宗,看看能否从中找到更具体的突破口,比如那些商号的名字、款项流转的规律、或者那几个可疑官员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
沈婉儿郑重点头:“明白。我会尽力。”
“石大哥,”林若雪看向石峰,“你对山林熟悉,对这水泽之地或许需要适应。你的任务是负责这个据点的安全,设置一些简单的预警机关,同时尽量熟悉周围的水道环境,摸清哪些地方有人烟,哪些地方是死路,哪些地方可以快速撤离。”
石峰拍着胸脯:“林姑娘放心,这个交给俺!别看俺是山里人,学东西快!保证把这片水洼子摸透!”
“那我呢,大师姐?”杨彩云忍不住问道,她不想一直被保护。
林若雪看着她苍白的脸,语气缓和了些:“五师妹,你的任务最重要,就是尽快养好伤。你的‘厚土’剑是我们最强的盾,只有你恢复战力,我们才能应对更强大的敌人。所以,安心调息,不要急躁。”
杨彩云张了张嘴,最终化为一声轻叹,点了点头。她知道大师姐说的是事实。
“而我,”林若雪目光投向长亭镇的方向,眼神锐利,“需要再回去一趟。”
“什么?”沈婉儿和石峰都吃了一惊。杨彩云也猛地抬起头。
“师姐,太危险了!”沈婉儿急道,“幽冥阁的刺客刚刚袭击过我们,王府附近也有眼线,你现在回去岂不是自投罗网?”
林若雪摇了摇头,分析道:“正因为刚刚发生过袭击,他们可能会认为我们已经远遁,对长亭镇,尤其是王府附近的监视反而可能有所松懈。而且,我们与楚昭南刚刚结盟,仅靠那一次会面和这几份卷宗还远远不够。我需要知道王府夜宴的具体情况,需要了解楚昭南下一步的计划,更需要弄清楚,那个在王府内窥视的眼线,究竟是谁的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