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兵丁还想翻看她们的包袱,林若雪适时地塞过去一小块碎银子,陪着小心道:“军爷行个方便,都是些随身衣物和干粮,没什么值钱物事。”
那兵丁掂了掂银子,脸上露出一丝笑意,挥挥手:“行了行了,快进去吧!别挡着后面的人!”
两人连忙道谢,低着头,快步走进了城门洞。
一入京城,一股与长亭镇截然不同的、更加恢宏、更加繁华,却也更加压抑的气息扑面而来。宽阔的街道两旁店铺林立,旌旗招展,车水马龙,人流如织,叫卖声、吆喝声、马蹄声、车轮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盛世京都的喧嚣画卷。
然而,在这繁华的表象之下,林若雪和沈婉儿都能敏锐地感觉到那潜藏的暗流。巡逻的兵丁数量更多,队形也更加整齐,眼神锐利地扫视着街面。一些看似闲逛的路人,其步伐气息却异于常人,显然是身负武功的暗桩。甚至在一些高楼屋檐的阴影处,她们能隐约感知到几道极其隐晦的、带着阴寒属性的气息掠过——那是暗影卫的哨探!
京城,果然已是龙潭虎穴,步步杀机。
两人不敢逗留,按照楚昭南提供的地址,穿街过巷,尽量避开主干道和人流密集之处,向着西城方向走去。
西城相较于皇城所在的北城和商业繁华的东城,显得安静许多,多是些普通的民居和中小商户,巷道也相对狭窄曲折。七拐八绕之后,她们终于来到了一条名为“竹丝巷”的僻静弄堂深处。
弄堂尽头,是一扇看起来毫不起眼、甚至有些破旧的黑色木门,门上的铜环已然锈迹斑斑。这里便是楚昭南所说的隐秘别院——“听雨轩”。
林若雪上前,按照楚昭南告知的特定节奏,轻重不一地叩响了门环。
片刻后,门内传来极其轻微的脚步声。木门无声地滑开一条缝隙,一张布满皱纹、面无表情的老脸露了出来。这是一个年约六旬的老者,头发花白,眼神浑浊,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灰色布衣。他张开嘴,发出“啊啊”的嘶哑声音,果然是一位哑仆。
林若雪从怀中取出楚昭南交给她的信物——一枚刻着“晏”字、边缘有特殊锯齿纹路的玉佩,递到哑仆面前。
哑仆仔细看了看玉佩,又抬头打量了林若雪和沈婉儿一番,那双浑浊的眼睛里似乎闪过一丝极难察觉的了然。他点了点头,侧身让开,示意两人进去。
两人闪身入门,哑仆迅速将门关上,闩好。
门内是一个小小的天井,青石板铺地,角落里有一口古井,井边放着几个瓦盆,种着些寻常花草,显得清幽而干净。天井对面是三间正房,两侧各有厢房,建筑样式古朴,虽不华丽,却自有一股雅致之气。
哑仆引着两人来到正房东侧的一间厢房,推开房门。房内陈设简单,但桌椅床榻俱全,被褥干净,窗明几净。他指了指房间,又“啊啊”两声,比划着手势,意思是让她们在此歇息,需要什么可以找他。
林若雪点了点头,用简单的手势表示感谢。
哑仆不再多言,躬身退了出去,并轻轻带上了房门。
直到此时,两人才真正松了口气。一路的紧张与戒备,让她们的精神都处于高度紧绷状态。
“这里果然隐蔽。”沈婉儿打量着房间,轻声道,“气息也干净,没有察觉到监视或埋伏。”
林若雪走到窗边,推开一条缝隙,向外望去。窗外是另一条更窄的死胡同,对面是高大的院墙,视野受阻,但同时也意味着不易被外界窥探。
“此地暂时安全。”林若雪关上窗户,“但我们不能久留房间。需要尽快熟悉听雨轩的内部结构,尤其是楚昭南提到的密道。”
两人稍作休整,便悄然走出房间。哑仆似乎知道她们要做什么,并未阻拦,只是默默地坐在天井角落的一张小凳上,仿佛一尊石雕。
听雨轩面积不大,两人很快便探查了一遍。正房是客厅和书房,书房内书架林立,摆放着不少书籍卷宗,看来楚昭南偶尔会在此处理一些隐秘事务。西厢房是哑仆的住处和厨房。东厢房便是她们所在的客房。
密道的入口,就在书房内一个靠墙的书架之后。林若雪按照楚昭南告知的方法,移动了书架第三排左起第二本书籍,只听一阵极其轻微的机括声响,书架缓缓向旁侧滑开,露出了后面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向下延伸的黝黑洞口,一股带着土腥气的凉风从洞内吹出。
“果然在此。”林若雪仔细观察了一下洞口周围,确认没有异常,这才将书架复位。
有了这条退路,她们的心中稍安。
回到客房,天色已然彻底暗了下来。哑仆默默地为她们送来了简单的饭菜和热水,依旧是无声无息。
两人简单用了些饭菜,都毫无胃口。形势紧迫,压在心头的大石让她们无法放松。
“师姐,我们接下来该如何着手调查阴守拙和幽冥帝君?”沈婉儿问道,“宫内眼线由王爷负责,但我们也不能完全依赖于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