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出来了,舅舅,要不要尝尝?”周漾点头。
“尝尝?”胡正平一脸懵,“咋尝?这就可以挖了?”
“那不能。”周漾摇头,“番薯还不能挖,不过番薯尖可以吃了,我们掐点回去炒着吃。”
周春成也看向她,“可以掐?不会影响它结果他?”
“现在可以了,不影响结番薯,”周漾掐了两把出来,大家又一路往洋芋地去。
洋芋长挺好,就是草有点大,上午周漾他们就是在这块地拔草,拔了一半,拔过的半天洋芋苗黑黝黝的,出芽率挺好。
没拔的半天只见草不见洋芋。
风一吹,草还翻起了浪来,周春成脸有点红,把地种成这样,他挠挠头,解释道:“前两天忙着酿酒,地里的草放了一街(五天),一街就长这么大了。”
胡正平点头表示理解,“前面刚下过雨,这草就是见风长,一天一个样的,庄稼可争不过它们,好了,时候不早了,我们也该回去了。”
大家又逛着回去,“阿婆,你们若是要种洋芋其实也来得及,今年头一次,其实可以试试看的,少种一点试试,可以的话以后小春就可以种洋芋了。”
李氏点点头,“我也是这样想的,所以上次你说的时候就开始给洋芋催芽了,不过我更感兴趣的是那个番薯。”
“等熟了我肯定第一个给你们送去,大家都尝尝,阿婆你们若是要种的话,明年过来拿秧子就成,不用担心这个。”
红薯秧二三月就得开始育,她打算多培育一点,到时候还能小赚一笔。
回到家,胡氏装了一些薯片,老南瓜也给了一个,李氏看到大南瓜,摸了又摸,“我们那几棵就没种出来,也不知道咋回事儿,结了几个还没大呢,就不见了。”
这南瓜苗还是从她们那拿来的,听到她们家的没结果,胡氏一脸诧异,“会不会是被人偷了?我们的一开始也有人偷。”
“结了几个大的,人家给我们一窝端了,得亏被她四婶给看到了,老太太他们杀上门去,才给要回来的,还赔了几文钱。”
李氏闻言,破口大骂,“这些不要脸的,自己不种,就喜欢盯着别人的地,你也知道,你大哥要去卖豆腐,你嫂子忙家里,就我跟你爹,哪看得过来啊,这一个不注意的,就剩一堆藤子了。”
“我们的结得挺多,是她们两姐妹去种的,我都没操啥心,两人捣鼓了好久,又是丢粪又是浇水的,有空就要去看一眼,长得还挺好,这样,我再拿一个,反正也没多重,你们拿回去吃吃看,甜得很,这个籽就可以留着做种了。”
胡氏看了眼背篓,感觉还能装一个,索性又挑了一个出来。
“也不用特意种地里,田边地边的,边边角角都行,不过还是要丢点粪,粪不够也不行。”
胡氏尽量挑着她知道的说,装完了南瓜,又去拿了一些干菌子,还有笋子。
这竹笋也是周漾他们去掰的,摘山楂的时候顺带着掰了几背篓回来。
吃不完就焯水然后晒干了,正好每样给她们带一点。
眼看着两个背篓被塞得满满当当的,李氏赶紧喊停,“够了够了,别拿了,都装不下了,这回去都是上坡路,背不动。”
“让春成送你们,把你们送到大窝子村,好不容易来一趟,让你们歇一晚吧,家里又丢不开。”
前面自家日子过得拮据,都是娘家一直贴补,那几年他们没少帮衬自家,所以这会儿自己日子好了一些,有能力了,胡氏就想着回馈一点,尽尽孝。
“明天你们送完货了就过来,到时候咱们一起去看看,翻了年大郎可就十九了,早点定下了好。”
周春成跟胡正平背着背篓,两人走在前面,李氏跟胡云喜走在后面,边走边说话。
胡云喜点头,“我知道了,明早让他们换换,二毛他们去勐底镇,我跟大郎去青山镇送,送完就上家里来,估摸着还能赶上吃饭。”
有几个月没见了,胡云喜也是想李氏得紧,就一直送,夫妻俩将他们送到大窝子村,这才依依不舍的返回家。
只不过一想到周一方的媳妇马上就要有着落了,两人又激动得不行。
当天下午也没下地了,把第二天的要做的东西准备好,拉着周一方洗了个头,洗了个澡,就连衣服也拿出来放床头,明天换上就能出发。
这一晚,胡氏跟周一方都没睡着,两人早早起来烧火做凉粉,货准备好,吃了点早饭,勐底镇是周贤武跟二毛去送。
二毛送了一段时间了,基本流程都熟,所以也不用担心,二毛只需要跟着就行。
周一方换了身新衣裳,穿上布鞋,跟胡氏把货抬到大窝子村,酒楼的马车早已经等在这里了。
两人只需要跟着跑一趟就成,把货交接完,拿了钱两人又在镇上买了点肉,这才往打岩水去。
知道他们要来,所以李氏没出门,就在家等着。
“咋又买这么多东西?”看到他们大包小包的带了一堆,李氏板着脸,不太高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