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姑娘救命恩,小生以身许 > 第30章 这一拜,许下了白头偕老、永结同心的誓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0章 这一拜,许下了白头偕老、永结同心的誓言

一个月的光景在忙碌与期盼中倏忽而过,时节已转入初秋。淮山脚下的风带来了些许凉意,吹散了夏日的最后一丝黏腻,天空显得格外高远澄澈。沈家小院,已然焕然一新。

原本略显破旧的院墙被仔细地修补粉刷过,院子里铺上了新的青石板,扫得一尘不染。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间刚刚落成的新房。它紧挨着主屋,虽然不大,但墙体厚实,屋顶覆着崭新的青瓦,窗棂上贴着大红的“囍”字剪纸,在秋阳下显得格外喜庆。屋前一小块空地上,袁氏还细心地点缀了几盆开得正盛的秋菊,增添了几分生机。

屋内,更是倾注了全家人的心血。墙壁用干净的米浆细细刷过,洁白平整。窗户开得敞亮,挂着明荷亲手绣的、带着淡雅花鸟纹样的新窗帘。靠墙摆着一张崭新的榆木床,床架结实,雕着简单的如意纹样,床上铺着厚实柔软的新被褥,正是袁氏和明荷一针一线缝制的那几床,被面上海棠红的鸳鸯戏水图案,为整个屋子增添了无限的暖意与喜气。一张方桌,两把椅子,一个衣柜,虽家具简朴,却处处透着新家的温馨与洁净。

终于,到了选定的黄道吉日。天公作美,秋高气爽,阳光和煦。

家门外,早早地就弥漫开了喜庆的气氛。大红灯笼挂在了院门两侧,红色的对联贴在了门楣上,写着“百年歌好合,五世卜其昌”的吉祥话。院子里搭起了临时的灶台,请来的乡厨正热火朝天地准备着宴席的菜肴,香气四溢,引得村里的孩童们围着不肯散去。

沈家小院内外,人头攒动,几乎全村的人都来了。乡里乡亲,沾亲带故,都带着真挚的祝福前来道贺。院子里、院门外,摆开了十几张方桌,长条凳上坐满了人,笑语喧哗,热闹非凡。孩子们在人群中穿梭嬉闹,更添了几分生气。

婚礼完全按照沈家村祖辈传下的仪式进行。

吉时已到,锣鼓唢呐声欢快地响起,每一个音符都跳跃着喜庆的节奏。严五穿着一身崭新的深蓝色细布长袍,从屋里稳步走出。这身衣裳是明荷连着几夜在灯下赶制出来的,针脚细密均匀,此刻浆洗得笔挺妥帖,完美地勾勒出他宽肩窄腰的挺拔身姿。

秋日明澈的阳光落在他身上,将他棱角分明的脸庞照得格外清晰。剑眉之下的那双眸子,此刻不再是以往的深邃沉静,而是亮得惊人,仿佛将漫天星子都揉碎在了眼底,闪烁着难以抑制的激动与喜悦的光芒。他高挺的鼻梁上竟沁出了些许细密的汗珠,薄唇不自觉地微微上扬,那弧度里带着几分初为人夫的紧张,更多的是夙愿得偿的灿烂笑意。

他胸前佩戴着的那朵大红绸花,在深蓝长袍的映衬下,鲜艳得如同跳动的心。当他在众人的簇拥下走到堂屋门口站定,身姿如松般笔挺,那份经由宫廷礼仪浸润出的天然气度,与此刻纯粹真挚的幸福交融在一起,竟让喧闹的人群静了一瞬。

不少前来观礼的大姑娘小媳妇都看得怔住,她们从未见过这般俊朗的新郎官——不只是皮相的好看,更是那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兼具了山野儿郎的挺拔与难以言喻的贵气的独特风姿。

他负在身后的手悄悄握紧,指尖因用力而微微发白,唯有这样才能稍稍平复那如同擂鼓般的心跳。目光不由自主地望向新娘将要出现的方向,每一次呼吸都带着秋日清新的凉意,却吹不散胸腔里那股滚烫的、几乎要满溢出来的热流。

这一刻,什么江山社稷,什么前尘过往,都被这鲜亮的红色和震耳的锣鼓声隔绝在外,他只是严五,一个即将迎娶心爱姑娘的、再普通不过却又幸福无比的新郎。

很快,盖着大红盖头的新娘子,由两位儿女双全的“全福”妇人一左一右小心翼翼地搀扶着,缓缓从里屋走了出来。

她身上那身鲜红的嫁衣,正是袁氏压箱底多年的那匹上好红布所制,裁剪得极其合身,恰到好处地勾勒出她玲珑有致的腰身。虽无金线银丝的点缀,也无繁复华丽的刺绣,但那份纯粹到极致的红,在秋日明净的阳光下,仿佛自身会发光一般,耀眼夺目,庄重无比,将她周身都笼罩在一层圣洁而喜庆的光晕里。

盖头之下,是精心梳妆过的容颜。

乌黑浓密的青丝被尽数绾起,梳成了一个端庄秀丽的妇人发髻,发间簪着袁氏传给她的那对素银簪子,簪头虽只简单地刻着如意纹,却在她头上漾开清辉点点。额前与鬓角,细心地留出了几缕微卷的碎发,柔和了她因紧张而略显紧绷的脸部线条。

她的脸上薄施脂粉,比平日更显白皙细腻,如同上好的细瓷。双颊染着自然的、却又比胭脂更动人的绯红,那是从心底透出来的羞意与喜气。平日里不点而朱的唇瓣,此刻用红色的胭脂纸轻轻抿过,色泽饱满欲滴,像初绽的蔷薇花瓣。那双总是清澈如水的眸子,此刻在盖头的阴影下,因为紧张和期待而显得格外湿润明亮,长长的睫毛如同蝶翼般微微颤动,每一次眨动都泄露着她内心的波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