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姑娘救命恩,小生以身许 > 第118章 番外2:前世缘(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8章 番外2:前世缘(下)

她始终记得那个雨中的青衫书生,记得他清朗的眼神和文庙下的交谈。她也曾托人辗转打听,得知他高中探花,留京任职,官声颇佳,似乎前程大好。她为他高兴,心底却愈发苦涩。云泥之别,此生再无交集可能。那未曾说出口的情愫,与那份沉甸甸的救命之恩,一同被她深埋心底,化作一声叹息,一个执念——“若有机会,定要报答此恩。”

后来,母亲积劳成疾,一病不起。为了筹措药资,也为了给弟妹寻个依靠,她经人撮合,嫁给了当地一位鳏夫商人。商人比她年长十余岁,待她尚可,提供了衣食无忧的生活,却难有心灵的契合。她相夫教子,循规蹈矩,将那份深藏的情感与遗憾,都倾注在对子女的教导上,教导他们知恩图报,正直善良。只是在她独处时,眉宇间总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轻愁。她会对着摇曳的烛火,或窗外的明月出神。

往事如烟,空留余恨。

岁月催人老。她看着儿女成家立业,看着商人夫君病逝,自己也渐渐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临终之际,意识模糊间,她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春雨绵绵的午后,看到了那个不顾一切拉住惊马的青衫少年,听到了他在文庙下说“为天下确立正道,为万民谋求福祉”时坚定的声音,感受到了手指相触时那片刻的微凉与悸动……一滴清泪自眼角滑落,浸湿了枕畔,她嘴唇微动,发出几不可闻的气音:“……恩情……还未报……”

几乎在同一时刻,远在千里之外,已是致仕在家的许清源,亦在病榻之上走到了生命的终点。他一生官声清廉,儿孙也算成器,可谓圆满。然而,在生命最后的时光里,他眼前反复浮现的,不是朝堂风云,不是家族荣辱,而是江南的雨,惊马的嘶鸣,和那张在车帘后惊惶却清丽的脸庞。他颤抖着枯瘦的手,指向那个陪伴了他一生的、上了锁的书房抽屉。儿孙不解其意,取来钥匙打开,里面别无长物,只有一个泛黄的油纸包。

油纸被小心翼翼地层层打开,露出一方虽然泛黄、边缘甚至有些脆化,却保存得异常完好的素白丝帕,帕角的并蒂莲依旧栩栩如生,仿佛定格了百年的时光。

他看着那方帕子,浑浊的眼中流露出释然、眷恋与深深的遗憾,气息微弱,几乎是用尽最后的力气,吐出几个字:“……终究……是错过了……”

弥留的魂魄,脱离了尘世的躯壳,却因那未报的恩情,未竟的情缘,巨大的遗憾与执念,无法安然渡过轮回之河。

命运的齿轮再次转动,带着前世的烙印,异常坚定。

于是,在某一世,他不再是落魄书生,而是生来便背负着家国重任、拥有天下的帝王。他内心深处那股不惜一切也要寻回什么、弥补什么的执念,化作了对某个模糊身影的疯狂寻找与近乎偏执的守护。

而她,也不再是官家小姐,而是生于乡野、长于山水的纯净女子。灵魂深处对恩情的铭记与偿还的渴望,让她在遇到那个注定的人时,总能义无反顾地付出,坚韧地守候。

那个机灵忠心的小书童砚生,也循着灵魂的羁绊而来,转世为与她血脉相连的弟弟,继续守护在姐姐和公子身边,仿佛要弥补前世未能促成良缘的遗憾。

仿佛是宿命的指引,他们带着前世的遗憾与执念,不约而同地来到了淮州地界,那座名为淮山的山峦之下。

命运,就在这淮山寒冷的冬日暮色中,以一种残酷而又必然的方式,再次将他们的轨迹,紧紧交织在了一起。

北风呼啸,天色阴沉。正背着沉重柴火的少女沈明荷,因积雪路滑,不慎失足,跌入了陡峭的山坳之中。冰冷的雪沫灌入口鼻,柴火散落一地,她挣扎着想要爬起,脚踝处传来钻心的疼痛。

就在她孤立无援、寒意刺骨之际,她的手在冰冷的积雪和枯草间胡乱摸索,突然,触碰到了一片冰冷粘腻、与冰雪截然不同的质感——那是已然半凝固的、暗红色的血。

她心中一惊,强忍疼痛和恐惧,拨开覆盖的积雪和枯枝,赫然发现一个浑身是血、几乎看不出本来面貌的男人蜷缩在那里。他脸色惨白如纸,呼吸微弱得几乎察觉不到,破烂的衣袍被血液浸透,冻得硬邦邦地贴在身上,有些伤口深可见骨,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格外狰狞可怖。

沈明荷深吸了几口冰冷的空气,强迫自己镇定下来。她爬起来,走到男人身边,蹲下身,轻轻推了推他的肩膀,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颤抖:“喂?喂!你醒醒!能听见我说话吗?”

男人毫无反应。

她加大了力道,又推了推,声音也提高了一些:“醒醒!你不能睡在这里,会冻死的!”

冥冥之中,似有因果。男人的眼皮颤动了几下,终于,艰难地、缓缓地,睁开了。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