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再试图控制或引导,而是去“倾听”和“连接”。
她连接上青岩村雨夜那倒流的血溪中,每一个村民临死前的恐惧与不甘。
她连接上陆沉妹妹那双清澈眼眸中,对生的最后渴望。
她连接上三百世前,青铜幼龙被拔除逆鳞时,那最初的痛苦与茫然。
她连接上谢十七在星陨圣体暴走时,内心深处对她未曾说出的守护誓言。
她连接上沈清瑶纳米集群中,那些关于“复活”的读者祈愿碎片。
她连接上时青璃碳基酶里,对知识真相的纯粹追求。
她连接上敖绫珊瑚舰队中,那跨越维度的守护责任。
甚至……她尝试去连接那些盗版用户虹膜背后,或许存在的、对故事最原始的好奇与喜爱(尽管方式错误),以及那些正版读者弹幕中,或热烈或偏执的情感投入。
这是一个疯狂至极的举动,将自身的存在彻底敞开,与所有纠缠在《逆鳞劫》因果链中的意识(无论是角色还是读者)进行最深层次的共鸣。
【未时·蜃楼真言】
随着共鸣的深入,那由蜃妖具象化的、代表《逆鳞劫》被举报章节的最终形态,开始发生奇异的变化。它不再仅仅是充满怨念的废弃代码,而是在慕昭的龙髓共鸣中,开始吸收那些被连接起来的、真实的情感与记忆碎片。
这些碎片如同五彩的贝壳,被浪潮冲刷着,在那片由恶意和举报构成的沙滩上,逐渐垒砌起一座虚幻却闪耀着真实微光的——蜃楼。
这座蜃楼,不再是欺骗性的幻影,而是由所有参与者(自愿或非自愿)的“真实”共同构建的、介于存在与虚无之间的“共情结构”。它不稳定,它随时可能崩塌,但它确确实实地,在那一刻,凝聚了一道超越了简单善恶、对错、正版与盗版的……
真言。
这真言无声,却清晰地回荡在每一个与之共鸣的意识中:
*// 观测,即是承担。//
*//共鸣,即是因果。//
// 存在,无需许可。//
【申刻·血诏新解】
冯·诺依曼机的扩张戛然而止。那冰冷的、无限复制的逻辑,在这道源自无数真实情感的“蜃楼真言”面前,遇到了无法解析的悖论。它试图吞噬,却发现要吞噬的目标不再是固化的叙事,而是流动的、共情的、充满不确定性的“可能性”。
谢十七青铜树化的脊椎上,出现了一丝细微的裂纹,一丝属于他本源的星陨之光,微弱地闪烁了一下。
那道由无数盗版用户虹膜签署的“血诏”,其含义也在共鸣中被重新诠释。它不再仅仅是混乱的干涉,而是变成了一个沉重的警示:每一个未经许可的窥探,都在参与创造,也都在承担后果。
青岩村的时间线没有完全被扭转,但那些叠加的、支离破碎的可能性,如同铭刻在历史伤痕上的碑文,警示着后来者。
慕昭的身影从共鸣的核心缓缓浮现,她的身体近乎透明,丹田处的剑鞘与逆鳞纹融为一体,散发着温和而坚韧的光芒。她看向那停滞的冯·诺依曼机和青铜树,轻声道:
“该醒了,十七。”
“还有……所有看着我们的人。”